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玉笈的词语解释
玉笈的意思
拼音:yù jí    注音:ㄧㄩˋ ㄐㄧ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学业出色的学生,也可以用于形容有深厚学识的人。可以用在学校评选优秀学生、颁发学术奖项等场合。
例句
1. 他的学业成绩优秀,真是个玉笈之才。2. 她的书法水平高超,堪称玉笈。
基本含义
指古代儿童学习时使用的玉制笔记本。比喻学习成绩优秀、学识渊博。
基本解释

玉饰的书箱。《汉武帝内传》:“侍女还,捧五色玉笈凤文之藴,以出六甲之文。”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铭》:“啟玉笈之幽文,貽金坛之妙诀。”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谋成》:“鹤氅抠趋,玉笈随行。”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学习、优秀成绩相关的成语,如“金榜题名”、“满腹经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名玉笈之才。2. 初中生: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班级里的玉笈。3. 高中生: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我们学校的玉笈之才。4. 大学生:他在大学期间学有所成,被誉为校园里的玉笈。5. 成年人:他的学识渊博,被誉为行业的玉笈之才。
故事起源
成语“玉笈”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相传,齐国有一位叫孙武的学生,他在学习上非常刻苦努力,学识渊博,成绩优秀。他经常使用一本用玉制成的笔记本,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知识。因为他的学业成就非常出色,他的笔记本就被人们称为“玉笈”。后来,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用来形容学业出色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玉笈与优秀的学业成绩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位学生使用玉制笔记本来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表示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出色。
词语结构
主语+动词+宾语
详细解释
玉笈是古代儿童学习时使用的一种笔记本,它用玉制成,形状像一个小册子。因为玉质洁白、光滑,所以被用来做笔记本,代表了高贵和珍贵。成语“玉笈”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知识渊博。
(0)
诗文中出现“玉笈”的诗词

大寒夜坐有感

河洛成冰候,关山欲雪天。

寒灯随远梦,残历卷流年。

杯共芳醪冻,簪依短发偏。

毫釐九牛畔,头角两蜗前。

冶外金休跃,山阿溜或穿。

飘人谁怨瓦,使鬼尚须钱。

招隐芝岩路,盟真玉笈篇。

何当坐清颍,閒洗世中缘。

(0)

督学陈公父母偕寿诗

朝陟罗浮顶,暮登紫帽峰。

紫帽峰中何所有,青天独削金芙蓉。

长眉隐者修仙躅,致书天姥怀金粟。

云冠霜帙遍藤罗,霞标玉笈盈幽谷。

陈翁餐液驻其间,谪自仙人第一班。

披裳时见笼烟雾,拂袖时闻响佩环。

都门解组辞文学,耆年遂得还初服。

偕隐梁鸿更有妻,入山弘景寻真乐。

有儿千里名家驹,下笔如探骊龙珠。

二十明经拾青紫,三十作赋为大夫。

北山榆栎纷如许,何似南山乔与梓。

抽书几载奉兰台,东南竹箭今专美。

朱颜丹辇映华簪,文章已便粤青襟。

孙阳不少千金顾,相马宁酬骏骨心。

东海曾见桃三熟,瑶池清奏钧天曲。

文星高粲婺星光,长生何用华封祝。

鸠杖鱼轩次第新,年年恩宠拜枫宸。

陈姥秀笄六珈贵,重封偕老颜如春。

朱堂结构开耆寿,我弁振缨向庭牗。

鸾歌凤舞乐轩辕,瞻云遥上长生酒。

就中桃李竞千枝,搦管挥毫待赋诗。

鲰生未解酬恩意,大块宁忘雨露私。

(0)

题东老庵

东老遗风且百年,乡评犹叹子孙贤。

金丹数满三千行,玉笈名留十八仙。

座上杯盘由好客,鼎中饘粥且随缘。

相逢咸恨匆匆去,绝胜空回访戴船。

(0)

寄怀金天石

旬日陪吟啸,雄才尔不凡。

风雷生动荡,浑沌剖机缄。

雕鹗为旗帜,蛟龙受辔衔。

清思三峡永,奇句一峰巉。

照乘珠何丽,连天草尽芟。

赤文搜玉笈,梵字出金函。

戛击能忘寝,华腴亦解馋。

骊歌忽戒道,凤德阻深岩。

雨积黄梅苦,潮连碧海咸。

地同梁傅湿,愁似楚臣谗。

四望伤王粲,多能忆阮咸。

欲知求友意,梁上燕呢喃。

(0)

念奴娇.赠王道人性初归茅山

芙蓉城郭,有羽仙骑鹤,来从何处。

曾拉茅君峰顶会,瑶佩随风吹去。

玉笈偷开,青囊拾得,笑看人间世。

藏身壶里,个中别有天地。

共约手种蟠桃,缀花结实,已是三千岁。

欲脍长鲸麟作脯,倒海聊供一醉。

偶忆寒梅,更惭小草,拂袖怀归计。

蓬莱清浅,云帆他日相遇。

(0)

题明福法堂壁

一望罗浮耸万山,画图曾进悦天颜。

金炉飞篆乘鸾去,玉笈翻经引鹤还。

棋洞落花春寂寂,药槽流水夜潺潺。

人来共道修仙易,谁肯安心学坐圜。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