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边地的徭役。《后汉书·和帝纪》:“ 幽 、 并 、 凉州 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脩良吏,进仕路狭。” 唐 令狐楚 《降诞日进鞍马第四策状》:“臣某限从边役,违奉天慈。”
(2).边境战事。《魏书·韩秀传》:“恐丑徒协契,侵窃 凉 土及近诸戍,则关右荒扰,烽警不息,边役烦兴,艰难方甚。”《魏书·蛮传》:“ 田超秀 亦遣使求附,请援歷年,朝廷恐轻致边役,未之许。”
- 基本含义
- 指边境地区的守军或边防部队。
- 详细解释
- 边役是指在边境地区执行守卫边界、防御敌人等任务的军队。这个成语形容这些守军或边防部队的艰苦工作和危险环境。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边境地区工作的人或部队,也可用于比喻在某种困难环境下勇敢坚守岗位的人。
- 故事起源
- 边役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其中写到:“边役之人,孤立而无依。”这里指的是边境的守军,他们孤立无援,没有依靠。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指边境守军的困苦和危险。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边”和“役”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边役们在恶劣的天气下坚守岗位,保卫着祖国的边疆。2. 这个地区的边役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使得边境安全稳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边役”拆分为“边”和“役”两个字,将“边”理解为边境,将“役”理解为勤务、任务,这样就可以联想到边境守军的任务和艰苦工作。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边境守卫相关的成语,例如“边关征战”、“边关万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边役是保护祖国边境的英雄!2. 初中生:边役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岗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3. 高中生:边役们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国家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