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雠恨的词语解释
雠恨的意思
拼音:chóu hèn    注音:ㄔㄡˊ ㄏㄣˋ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势均力敌、互相仇视的对手之间的争斗,也可以用来形容因为个人恩怨而产生的争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雠恨来描述两个势力相当、互相敌对的团体、个人之间的斗争。
例句
1. 两个公司因为市场份额的争夺而产生了雠恨。2. 这两个团队之间的雠恨已经持续了好几年。3. 他们之间的雠恨源于多年前的一次争执。
基本含义
指因为仇恨而产生的争斗、争吵或争夺。
基本解释

亦作“讐恨”。因结仇而产生的很深的怨恨。《北史·魏汝南王悦传》:“及 清河王懌 为 元叉 所害, 悦 了无讎恨之意,乃以桑落酒伺之,尽其私佞。”《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思量讐恨痛哀嗟,今日相逢不相捨。”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常生》:“吾与 陈田 本无讎恨,图霸之道,彼此血刃,岂与丹青为参商乎!”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雠恨相关的成语,如“宿怨”,“宿敌”等,以扩展对于仇恨、争斗等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两个小朋友因为玩具的争夺而产生了雠恨。2. 初中生:这两个同学之间的雠恨已经持续了好几个学期。3. 高中生:他们之间的雠恨源于一次考试中的争议。
故事起源
《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昔日,有两个国家,一个叫“雠”,一个叫“恨”,它们之间长期对峙,互不相让。后来,两国的国君决定通过一场正式的较量来解决争端。最终,两国各自选出了最强大的战士进行单挑,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以平局告终。从此以后,人们用“雠恨”来形容势均力敌、互相仇视的对手之间的争斗。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雠恨”拆分成两个部分,分别记忆“雠”和“恨”的含义,然后结合故事起源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词语结构
雠恨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雠”是指争斗、争夺,“恨”是指仇恨、怨恨。
详细解释
雠恨是指因为仇恨而产生的争斗、争吵或争夺。这个成语强调了恨意和对抗的双方都有一定的实力和能力。雠恨常常指代两个势均力敌、互相仇视的对手之间的争斗。
(0)
诗文中出现“雠恨”的诗词

联句赠贞烈全民

身任纲常重,名争日月明。

令仪堪世范,淑德自天成。

赵郑应连璧,萧苏乃抗衡。

居常夫内助,遇变女中英。

时难间关苦,躬危慷慨增。

矢心生不辱,完节死非轻。

群丑惊心溃,三军怒气腾。

精灵孚帝祐,雠恨洗霜清。

野老哀同泪,词人叹共声。

郡侯章照耀,邑史传丹青。

风教须闻疏,天书尚早旌。

闾阎誇故事,濒海挹馀馨。

舆论千年在,民彝一念生。

联诗敦薄俗,忠信讵无称。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