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大兵的词语解释
大兵的意思
拼音:dà bīng    注音:ㄉㄚˋ ㄅㄧㄥ
使用场景
大兵这个词语可以用在军事相关的场景中,例如描述军队的组成、军事演习、军队行军等。此外,它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些集体行动中的成员,比如工作团队、志愿者组织等。
例句
1. 军队中的大兵们正在进行激烈的训练。2. 在这次军事演习中,大兵们展示了出色的战斗力。
基本含义
指军队中的士兵
基本解释

◎ 大兵 dàbīng
(1) [large troops]∶人数多,声势大的军队
大兵压境
(2) [common soldier;the rank and file]∶旧时对士兵的俗称,现称普通士兵
(3) [the Qing troops]∶指清兵,清人撰文必作此称,以示尊敬
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军事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军事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军队的组织结构和作战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勇敢的大兵,保卫祖国。2. 初中生:军事演习中,大兵们紧密配合,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大将军,他们带领着大兵们赢得了许多战役。
故事起源
大兵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文化。在古代,军队中的士兵通常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他们接受军事训练后成为军队的一员。因此,大兵一词就用来指代这些士兵。
英文翻译

1.[旧] common soldier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大”字和“兵”字的意思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尝试想象一个规模庞大的军队中的士兵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大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大”表示数量或规模大,而“兵”表示军队中的士兵。
详细解释

(1).人数多、声势大的军队。《管子·大匡》:“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今 操 引大兵至此,恐粮草不敷,故勒兵不进。”
(2).大的战争。《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行秋令,则天时雨汁,……国有大兵。”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神曰:‘将有大兵,今辞汝去。’留一玉环曰:‘持此可以避难。’后 刘表 袁术 相攻, 龙舒 之民皆徙去,唯 宪 里不被兵。”
(3).旧时对兵士的俗称。 许地山 《人非人》:“等我到军法处,一个大兵指着门前底大牌楼,说在那里。”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哪一点对得起我,当大兵,拉包月车,干机器匠,念书上学,哪一行他是好好地干过。”

(0)
诗文中出现“大兵”的诗词

贺范龙图兼知延安

大兵昔摧伤,两将折旗鼓。

哀哉中国士,化作城下土。

冤魂不得返,杀气凌彼苍。

天亦为之悲,白昼日无光。

人言此城下,往往鬼神哭。

此事天子忧,此心大夫辱。

昔公守东越,人怨公不用。

今日公在西,知公德持重。

筑城不必坚,解甲不可攻。

何况保金城,弛张皆系公。

汲黯辅炎汉,淮南内竦惧。

郅都守穷边,匈奴为之去。

此事昔所闻,今日见所亲。

折冲樽俎间,震动旃裘民。

国耻行且刷,寇雠不可保。

斯人叹微管,愿及太平老。

(0)

至普陀洛伽山寺,作佛事七昼夜,祈见海岸观世音及善财岩。七日之间,随心应现,大众瞻仰,无不庆赞

丞相函香致此诚,愿深海水救群生。

慈悲谓可消诸恶,征伐容将息大兵

金色圆光开宝髻,玉毫妙相络珠璎。

手中示现杨枝露,愿洗干戈作太平。

(0)

览古四十二首·其十三

出关弃繻子,南征笑狂生。

左右无黄发,淫夫抰之行。

戮杀汉使者,君臣起大兵

尉他羁汉绶,何曾请长缨。

(0)

乙丑三月二十四日,为古稀序齿会之期。同人齐集冯园,尽一日之欢,晋八旬之祝,诚乐事也。爰即其事赋之

四时佳日惟春好,上巳清明都过了。

莫言作乐苦中无,不信寻欢劫后少。

我生疏懒本寡交,偶逢情洽亦如胶。

美哉发起序齿会,冯园张宴兴尤豪。

时维三月二十四,婪尾一尊风信遭。

是日天气清且和,未交夏令春将过。

襟裾杂遝肩相摩,联翩一堂冠峨峨。

精神矍铄发皤皤,谁则隆然类橐驼。

王后卢前序不颇,生张熟魏情亦多。

座中首推陈太邱,怡情别有竹林游。

云閒二陆迈众流,高谈时务气横秋。

南郭先生诋自由,东方辩士杂俳优。

朱君章君度休休,若庄若谐互吹求。

其馀声气素相投,促膝谈心情更稠。

谁附骥尾谁龙头,先高后杨吾同俦。

数符登瀛加十筹,画图一幅影像收。

兴馀还招弹词客,四弦一挥惊裂帛。

移时又说江南春,声声若谱寿人什。

我闻唐有香山会,九老雍容占丽泽。

人闻宋有洛社会,耆英荟萃交莫逆。

古人之风不可及,遇难不同情则一。

吁嗟乎,人生行乐须及时,莫负当筵酒一卮。

壮岁功名既如此,浮云富贵复何为。

况今四海慨沦胥,何日欃枪迅扫除。

回思六十年前事,赭巾逼迫无宁居。

不图往事犹未忘,劫运重开又岁初。

炮弹如雨七昼夜,城郭摧残市井墟。

大兵之后有凶岁,未知明岁将何如?

我侪欲向天公问,何处桃源足避秦。

年龄不计春长在,熙熙共作怀葛民。

黄发垂髫乐怡然,鸡鸣犬吠亦神仙。

此间大好桃花放,雅集名园抵洞天。

(0)

忆我二首各三十韵·其一

忆我幼时事,南归自番禺。

三边已澒洞,内郡犹无虞。

故居山城间,四面阛阓区。

东西万货集,朝暮百贾趋。

诸父领宾客,衣冠一何都。

觞豆日谈笑,往往皆文儒。

比屋有高楼,其上娉婷姝。

侠少喜酒贱,歌呼间笙竽。

无何郁攸作,一夕化为墟。

朝廷易楮币,百姓骈叹吁。

物价渐踊贵,饥剽多流俘。

我家众长上,生近乾淳初。

曰此风俗降,岁岁有不如。

老者迁化去,少者分驰驱。

生理益艰窘,口腹各自图。

书囊裹笔砚,扁舟落江湖。

苟且禄仕齿,荏苒岁月徂。

乍得返乡里,惊怛心若刳。

前辈尽黄壤,小儿皆白须。

屡火不一火,坊巷非旧闾。

上冢享亭仆,访寺诗壁污。

向之红粉面,蚁穴髑髅枯。

乃知宇宙内,万有皆空虚。

我生逼六十,偶幸全头颅。

身阅大兵革,一思一欷歔。

怀旧梦恍惚,吊往肠郁纡。

六十年间事,历历尚可模。

我所见之人,百万泉下俱。

神仙谓不死,终久归于无。

寄语肉食子,无以智诮愚。

(0)

送驾北征

正统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亲行讨北虏。

其晨日旁气,中黑外如火。

北风转旗脚,猎猎不停舞。

此行为宗社,仓卒出未预。

虏人方恃骄,况复值秋暑。

文臣虽表留,奏上不蒙可。

留之恨不力,苟力必中阻。

小臣从百官,拜送伏道左。

悬绝不得言,徒有泪如雨。

前驱至榆河,营垒乱旗橹。

后队复踉跄,不复辨什伍。

挽车避泥潦,前后相接轲。

裸身走中道,车驾从傍过。

纷纭无纪律,将臣殊莽卤。

既蹈不测渊,可不严为矩。

忆昔虏单弱,款附来塞下。

岁贡马万疋,未敢设钩距。

皇眷来意勤,赏赍特过厚。

一时失防隙,遂得肆强圉。

毡衣易龙锦,皮帽变珠朵。

束腰金匾绦,编贝五色缕。

玉剑悬辘轳,雕弓插文笴。

黄沙白草间,金银耀樽俎。

鞍鞯画麒麟,旌旗绣飞虎。

供具与乐器,事事无不有。

一年复一年,屡有望外取。

岂但不知感,其心竟包祸。

勾连并众力,绐以骄诸部。

罕东兀良哈,久矣被饮羽。

迩来虽纳贡,其意则狎侮。

吾皇天地量,垢秽悉容受。

今来犯我疆,我往非过举。

剿此违天贼,岂为拓疆土。

戎狄无人性,尧舜不亲附。

秦有长城筑,汉有和亲许。

云扰东西晋,厥后极凶丑。

李唐纳婚姻,石晋甘饵诱。

宋初论金币,中败青城旅。

分裂已不堪,未复遭蒙古。

历年九十三,夷风洽华夏。

乾坤合清宁,笃生我太祖。

圣德克肖天,飞龙起淮右。

长驱扫腥毡,直出古北口。

净洗历代羞,日月开天宇。

太宗龙凤姿,丕承奋英武。

天戈时一指,残孽窜他所。

漠南无王庭,漠北走穷狗。

于今已不然,信非朝夕故。

必欲罗奔鲸,在众密网罟。

胡乃劳圣躬,执政何以处。

臣闻千金子,尚不垂堂坐。

虏罪诚可诛,持重慎勿苟。

稽首早回銮,天位要有主。

钦哉祖宗业,正拟磐石固。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