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火工的词语解释
火工的意思
拼音:huǒ gōng    注音:ㄏㄨㄛˇ ㄍㄨㄙ
基本解释

旧时称干杂活的人。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下·伪号》:“ 淳祐 甲寅五月,禁中获伪号人,乃是 玉津园 火工 包四 。”《水浒传》第一回:“汝等与我多唤几个火工人等,将锄头铁锹来摆开。”《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再定神看看,原来是那打粗的火工,清晨扫地呢。”

英文翻译

1.firer

基本含义
火工指的是烟火爆竹的制作和使用技术,也泛指火药、炸药等爆炸物品。
详细解释
火工一词源自古代制作和使用烟火爆竹的技术,现在也可以指代研究和使用爆炸物品的技术。火工技术的发展与中国古代的军事和庆典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火工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使用场景
火工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相对较少,更多地出现在与烟火爆竹、炸药相关的讨论和描述中。在军事和科技领域,火工一词常用来指代研究和使用爆炸物品的技术。
故事起源
火工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烟火爆竹制作技术。据传,最早的火工技术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人们开始制作和使用烟火爆竹来庆祝节日和重要场合。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工技术逐渐发展并与中国的军事战争密切相关。
词语结构
火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对火工技术有着深厚的研究,是业内的权威。2. 这个国家在火工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记忆技巧
记忆火工这个词语可以联想到烟火爆竹和爆炸物品的制作和使用技术。可以通过想象制作和放烟火的场景,或者联想到与火药、炸药相关的实验室和科技设备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火工技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烟火爆竹的制作和使用技术,以及现代爆炸物品的研究和应用。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中与烟火爆竹相关的习俗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说过火工技术可以制作出很多漂亮的烟火!2. 初中生:老师说火工技术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3. 高中生:我对火工技术很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爆炸物品的研究和应用。4. 大学生及以上:火工技术在军事和科技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对国家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0)
诗文中出现“火工”的诗词

述工夫·其一发蒙

九转还丹下手功,要知山下出泉蒙。

安炉妙用凭坤土,运火工夫籍巽风。

兑虎震龙才混合,坎男离女便和同。

自从四象归中后,造化机缄在我侬。

(0)

六和塔访陈右司

空山木落欲何归,渺渺黄尘污客衣。

自叹冯唐今已老,世无刘表孰堪依。

炉中丹火工夫浅,篱下文章气燄微。

幸识贞元旧朝士,钱塘江上语残晖。

(0)

西江月·其七

此道至灵至圣,无令泄漏轻为。全凭德行两相宜。

言语须防避忌。要籍五行生旺,须明阳盛阴衰。

三人同志谨防危。进火工夫仔细。

(0)

西江月·其九

调燮火工非小,差殊只在毫厘。鼎炉汞走黑铅飞。

从此恐君丧志。须共真师细论,无令妄动轻为。

幽微玄妙最深机。言语仍须避忌。

(0)

过关山用同行韵

风来幡动作真观,耳倒声边亦妄闻。

自笑敝貂苏季子,苦求知画宋元君。

关山行李今三反,灯火工夫费几分。

安得一廛留我老,抱琴矫首送浮云。

(0)

西江月·此道至灵至圣

此道至灵至圣,无令泄漏轻为。
全凭德行两相宜。
言语须防避忌。
要藉五行生旺,须明阳盛阴衰。
三人同志谨防危。
火工夫仔细。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