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目送的词语解释
目送的意思
拼音:mù sòng    注音:ㄇㄨˋ ㄙㄨㄙˋ
使用场景
目送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别人离去时的情景,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朋友离别、亲人离世、学生毕业等。在表达离别的情感时,可以使用目送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情感。
例句
1. 他站在路边,目送着朋友的离去。2. 毕业典礼上,学生们目送着老师的离开,泪水纷纷。3. 她站在车站,目送着父母的列车消失在远方。
基本含义
目送指目光追随着目标的离去,表达了对别人离去的关注、思念或送别之情。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可以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和语言。例如,可以学习其他与离别和送别相关的成语,如“别离”、“离别”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目光和注视相关的成语,如“注目”、“目光炯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站在门口,目送着妈妈的离开。2. 初中生:放假前,同学们目送着老师的离去,向他们道别。3. 高中生:毕业典礼上,我们目送着老师的离开,感慨万分。4. 大学生: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目送着彼此的离去,内心充满了不舍和祝福。
故事起源
关于目送的起源,有一则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做冯梦龙的文人,他的好友杨慎石因事离开,冯梦龙目送着杨慎石的离去,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正是因为这个情景,冯梦龙写下了《目送杨慎石》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使得目送一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使用。
记忆技巧
要记住目送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即“目”和“送”。可以想象自己站在路边,目送着离去的人,用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离开,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目送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目”和动词“送”组成。
详细解释

以目光相送。语本《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南史·袁宪传》:“ 宪 时年十四,被召为《正言》生,祭酒 到溉 目送之,爱其神采。”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诗:“欲行频目送,未语先眉歛。” 巴金 《寒夜》一:“他目送着他们,他用羡慕的眼光看他们。”

(0)
诗文中出现“目送”的诗词

浣溪沙·其七

目送归州铁瓮城。隔江想见蜀山青。

风前团扇仆频更。

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

此时山月下楼明。

(0)

满庭芳·其二邓州席上

千古南阳,刘郎乡国,依约楚俗秦风。

英姿豪气,耆旧笑谈中。

珰佩来从帝所,许洲花、潭菊从容。

霜秋晓,凉生日观,极目送飞鸿。主公。

天下士,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醉高歌起舞,唤醒人龙。

我自人间漫浪,平生事、南北西东。

辞公去,寒眸激电,曾识小安丰。

(0)

司命宫杨道士息轩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黄金几时成,白发日夜出。

开眼三千秋,速如驹过隙。

是故东坡老,贵汝一念息。

时来登此轩,目送过海席。

家山归未能,题诗寄屋壁。

(0)

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

湘江晓月照离裾,目送车尘至欲晡。

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

眼边俗物只添睡,别后故人何似臞。

尚策爬沙追历块,未甘直作水中凫。

(0)

送崔郎中赴幕

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

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发迹岂劳天上桂,属词还得幕中莲。

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

(0)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誇楚太子,便睹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傥相思,登岳一长谣。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