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口给的词语解释
口给的意思
拼音:kǒu gěi    注音:ㄎㄡˇ ㄍㄟˇ
使用场景
口给一词常用于形容人在言辞上过于奉承,夸大其词,不切实际地恭维他人,通常带有贬义。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为了讨好别人而说出虚假的赞美或夸奖。
例句
1. 他常常口给上司,却从不实际行动。2. 她对我说的那些夸奖都是口给,我不相信她的话。
基本含义
指言语恭维,言过其实,虚假夸奖。
基本解释

口才敏捷,能言善辩。《论语·公冶长》:“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旧唐书·突厥传上》:“ 彦博 既口给,引类百端, 太宗 遂用其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生》:“ 文登 霍生 与 严生 少相狎,长相謔也。口给交御,惟恐不工。” 章炳麟 《文学说例》:“然则纵横近於雄辩,虽言或偭规,而口给可用。”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虚假夸奖相关的成语,如“花言巧语”、“虚与委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总是口给我,说我是班上最聪明的学生。2. 初中生:他们班的同学都喜欢互相口给,互相夸奖。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人们常常为了讨好别人而口给。4. 大学生:有些人为了得到好印象,经常对老师口给。5. 成年人:在工作中,一些人为了博取上司的青睐,经常口给上司。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学习和理解“口给”这个成语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关于口给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没有确切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出现可能与中国古代社会中言辞恭维和虚假夸奖的现象有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口给”与虚假夸奖的行为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张开嘴巴,给别人虚假的赞美,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口”和“给”。
详细解释
口给是指通过言语给予别人虚假夸奖或恭维,言过其实。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们以口舌之力迎合他人,说出违背事实的恭维话。
(0)
诗文中出现“口给”的诗词

斜阳挂庭树,有蝉鸣树颠。

无端聒人耳,惊我闲窗眠。

吾观动物中,至清莫如蝉。

翩然蜕污浊,饱餐风露寒。

此外一无求,何苦浪喧喧。

口给祇屡憎,不如且忘言。

(0)

悯荒二首·其二

游民轻去乡,担釜卧沟侧。

未知何方好,奔走昧南北。

无乃吏政苛,聊欲避所逼。

持檄疾招来,计口给汝食。

诚恐失初心,展转成盗贼。

踉跄返前村,日影正曛黑。

面目半已改,父子不相识。

劝汝秉锄犁,陇上艺黍稷。

妇女勿娇惰,轧轧当户织。

壮者习弯弓,努力卫邦国。

人事苟修诗,天道岂终极。

(0)

朋比趋炎态度轻,禦人口给屡憎人。

虽然暗里能钻刺,贪不知几竟杀身。

(0)

咏史

战国多说客,秦汉风尚存。

茅焦感始皇,邹阳悟长君。

知心以说当,秘诀韩吃论。

触詟悦燕媪,或嘉纳牖言。

苟其尽忠款,讵在口给便。

帝尧斥嚚讼,视子共驩伦。

(0)

送申仲礼言别还第

世间去就崇口给,君子知几不终日。

申乡掉臂挽不留,台阁诸贤怅如失。

不为分携泪沾臆,但伤直道人难立。

相如有才徒四壁,心事还同家事急。

轻舟荡漾吴楚路,坎止流行须自惜。

妙龄未许作閒身,会有重寻董狐笔。

(0)

送范东生之滇南

相念亦已苦,却于离处逢。

江声撼独往,客路趣残冬。

天尽山忽起,瘴开云复重。

馆人蛮语接,计口给新舂。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