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思想和行为高尚坚定,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常用于表扬有志向、有信念、有毅力的人。
- 例句
- 1. 他的耸诚精神使他成为了大家的楷模。2. 在困境中,他展现出了耸诚的品质,毫不动摇。
- 基本含义
- 指人物的精神风貌高尚崇高,态度坚定,毫不动摇。
- 基本解释
恭敬真诚。耸,通“ 竦 ”。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太庙乐歌·引牲乐》:“耸诚流思,端仪选景。” 北齐 陆卬 《郊庙歌辞·皇夏乐》:“耸诚载仰,翘心有慕。”《北史·崔光传》:“伏愿陛下追 殷 二宗感变之意,侧躬耸诚,惟新圣道。”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耸诚相关的成语,如“耸人听闻”、“耸人听聞”、“耸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耸诚的人,不要撒谎。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保持耸诚的品质,不做作弊。3. 高中生:在面对挫折时,我们要展现出耸诚的勇气,不放弃追求梦想。4. 大学生:耸诚的人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赏。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耸诚的态度,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一个关于耸诚的故事。故事中,晋国公子重耳被困在齐国,他身上只剩下一件皮裘,但是他不愿意割下它来换取自己的自由,因为他觉得割下皮裘就是对自己的背叛。这个故事展现了重耳的耸诚精神。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耸”想象成一个人站得笔直、挺拔,而“诚”则代表他的内心真诚。通过想象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耸诚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耸诚一词由“耸”和“诚”两个字组成。耸,表示高耸,指高大而挺拔;诚,表示真诚、诚实。耸诚形容人的精神风貌高尚崇高,态度坚定,毫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