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赈给的词语解释
赈给的意思
拼音:zhèn gěi    注音:ㄓㄣˋ ㄍㄟˇ
使用场景
赈给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贫困、灾难等情况下的救助行为。它可以用于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也可以用于呼吁社会各界共同赈济贫困和灾难中的人们。
例句
1. 在这次地震中,许多人纷纷赈给了受灾地区的灾民。2. 他经常赈给一些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基本含义
给予救助、帮助贫困、灾民等人群。
基本解释

救济施与。《后汉书·循吏传·第五访》:“岁飢,粟石数千, 访 乃开仓賑给以救其敝。”《新唐书·刘晏传》:“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賑给。”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廉介》:“﹝ 吴溥 ﹞家素贫,而篤於义,故人有遗孤,贫无依者,輒賑给不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赈济制度和现代社会的救助体系,深入探讨如何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通过募捐活动来赈给贫困山区的学生。2. 初中生:我们班组织了一次义卖活动,为贫困家庭赈给了一些生活用品。3. 高中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经常参与赈给灾民的救助行动。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在农村地区工作,为贫困人群提供更多赈济。以上是关于成语“赈给”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赈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官员名叫郭巨,他看到贫困的人们生活困苦,便积极募捐,为他们提供救助。他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成为了后来赈济贫困的代表。这个故事的传承使得“赈给”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赈给”与故事起源中的官员郭巨联系起来,想象他积极募捐,给予救助的场景,以此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成语“赈给”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详细解释
赈给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赈”意为救济、帮助,第二个字“给”意为给予、提供。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给予救助、帮助贫困、灾民等人群。它强调了人们应该关心弱势群体,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0)
诗文中出现“赈给”的诗词

蟠桃歌为大学士赵公赋

君不见大罗之天天尽头,峨峨五城十二楼。

金银台殿四百八,瑶池阿母乘苍虬。

上有蟠桃枝,下拂昆崙丘。

托根层城顶,倒影弱水流。

一花三千春,一实三千秋。

一花一实递开落,沧桑亿万增牙筹。

成周穆满慕长世,飞黄騄骥凭空游。

西华设燕坐树下,欲啖此果不敢求。

元封武帝候青鸟,行厨玉女罗天球。

贪心欲植上林苑,讵知人代同蜉蝣。

东方本是谪仙子,三熟三偷混尘滓。

巨灵一见呼儿曹,函谷于今气长紫。

池头又阅三千年,几看渤澥成桑田。

玉桃偷得不自饱,却来东阁登华筵。

玳瑁筵开近平乐,南斗为樽北斗杓。

中使传觞太液亭,大官行馔甘泉幕。

五陵冠盖何絪缊,八荒一气旋洪钧。

三年三月十三日,河清海宴飞祥云。

老人星见紫微侧,百辟趋锵酬相君。

相君世胄本清献,琴鹤风流谁不羡。

焚香告天天下听,炯炯灵台绝欺谩。

龙头晚达升长杨,要将只手扶纲常。

触喉时宰甘播弃,一麾南海趋衡阳。

采药罗浮巅,折梅庾岭旁。

朱门凿䆗窱,勾漏扪丹方。

拂衣却返严子濑,六洞三山迥相待。

背城十里金台尖,买断寒崖碧霄外。

嵯峨绝壑悬飞龙,白云紫霞涌雪同。

流泉百尺清见底,喷珠漱玉声玲珑。

灼然灵境果奇绝,彷佛藏书神禹穴。

初平骑羊当昼过,大士双林话禅悦。

东山一壑宁久扃,应图处处悬丹青。

南阳抱膝卧岂得,玄纁东帛来缁軿。

乾纲再振寰宇辟,左列夔龙右垂益。

一朝百揆司盐梅,万姓欢呼荷天力。

和衷协德居承明,正笏垂绅临大廷。

帝心默感九重上,划然天地回清宁。

维时西夏变仓卒,奋臂凶渠一呼集。

包藏祸心结狂狡,当宁皇皇食为昃。

东方岛夷弥陆梁,篡窃故主图开疆。

玉京一鼓平壤破,揕胸车辙矜螳螂。

中原旱魃播灾祸,十家九家望门饿。

三方大难丛一时,奸豪所在盘蛟螭。

谁其帷幄运奇策,太阿白日飞丹墀。

天威咫尺强敌下,汛扫妖氛出宁夏。

两宫赈给十郡全,民忘旱魃为丰年。

总戎经略度鸭绿,敌骑仓皇军尽覆。

朝鲜故主仍复都,稽颡西飞乞臣伏。

区区鹿蠡左右王,纠集万众窥辽阳。

王师一出尽瓦解,橐驼千队俱奔藏。

南北东西尽安辑,伟哉相业不世出。

驱除咸谓参等劳,发纵伊谁匪相国。

宫府一体忘喧嚣,皇储出阁安勤劳。

一人元良万邦肃,功百房杜追夔陶。

俯仰天心念良弼,五福煌煌厥躬集。

越裳翡翠日夜输,肃慎波臣到重译。

即今寿域开明堂,桑弧蓬矢罗圭璋。

十方翘首望霄汉,含哺鼓腹歌陶唐。

天子传宣下丹阙,尚方亲赐浑羊设。

金钱粲烂内府储,品馔珍羞路填咽。

维时春暮百卉荣,梅李杏柰俱生成。

牡丹今岁尤蚤发,烨如云锦披仙城。

独有蟠桃隔瀛海,玄圃蓬丘断樵采。

乍宵东走过吉云,偷得持觞献真宰。

真宰年才七十强,丰颐广颡形貌康。

四聪四目明且达,俨如威凤游岩廊。

孙枝绕膝百千指,兰玉盈庭照罗绮。

面前罗拜但点头,乐事世间谁更比。

愿公酌我酒,听我蟠桃歌。

不为万间厦,奈彼寒士何。

听我蟠桃歌,愿公酌我酒。

大庇寒士颜,还须栋梁手。

蟠桃歌,莫浪嗟,愿公岁岁倾流霞。

姜公八十造王室,卫公九十勤王家。

阿衡百岁佐商运,云台烟阁传无涯。

(0)

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一首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

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

乙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

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

县县人烟密,村村景物妍。

朱蹄骄柳陌,金镫丽花钿。

习此民成懒,加之吏不虔。

力耕终苟且,劝课或迁延。

绿野田多旷,潢池恶未悛。

曷尝修稼政,但见饰宾筵。

丰稔时难保,盈虚理有还。

自应成赤地,安得咎苍天。

义廪真良法,皇家以备先。

积仓何止万,存数仅馀千。

滥以疏庸迹,来司敛散权。

一身初抵此,四顾但茫然。

奏发常平弊,财蒙内帑捐。

敢云呈敏手,幸免奋空拳。

蔑问秦输闭,专稽稷懋迁。

陆修流马运,水作汎舟连。

凡属灾伤事,深将利害研。

兼并勤告谕,商旅渐喧阗。

市直虽翔踊,官收却痛蠲。

北来因鼎粟,南至出渠船。

稍稍收成廪,纷纷出著鞭。

起于衡岳趾,环厥洞庭舷。

湖北疆参错,江西境接联。

里虽千万远,身亦再三遄。

必务经行遍,深防赈给偏。

规模颁郡吏,出纳谨乡贤。

敢避风兼雨,周爰陌与阡。

有时沉水底,镇日上山巅。

不复通舟楫,宁容坐马鞯。

屐多穿石仄,裳惯湿河壖。

江步时时到,村虚日日穿。

救头方甚急,援手讵辞胼。

畴昔虽多病,驰驱却自痊。

已成迷晓夜,不复惮山川。

松径行时盖,杨花坐处毡。

光华虽备使,萧散类登仙。

林密花频剪,途穷木可缘。

石攲行恐压,溪涨涉疑漩。

昔出正初吉,今经六下弦。

奔忙驰似箭,来往转如圜。

王事歌苞杞,归心却杜鹃。

力虽疲险阻,志务报陶甄。

忆昨初行日,萧然亦可怜。

饿羸皆偃仆,疾疫更牵缠。

讵止家徒壁,多遗屋数椽。

葛根殚旧食,竹米继新饘。

略救朝昏急,终非肺腑便。

声音中改变,形质外羸孱。

气苶胸排骨,神昏眼露圈。

步攲身欲仆,头褪发俱卷。

妇馁心成疾,儿啼口坠涎。

乱花生目睫,炎火亢喉咽。

袅袅浑无力,昏昏只欲眠。

尽挛持耒手,顿削负薪肩。

状貌已成鬼,号呼几乱蝉。

兽穷思旷野,鱼困想清泉。

山僻无人到,帷惊有使褰。

初闻争欲走,稍定使来前。

尔俗饥虽困,吾君施体乾。

知民方疾苦,遣吏抚迍邅。

置院收鳏寡,分场赈市廛。

贷粮招复业,散种使耕田。

寒给衾裯暖,春颁药剂煎。

凡今严吏责,皆是恤民编。

稍见儿童集,徐看父子牵。

共争扶杖听,咸乐置邮传。

茶献迎门礼,香浮夹道烟。

耳闻身鼓舞,心切涕潺湲。

坐定徐言此,从来未见焉。

一时愆润泽,万里奏艰鲜。

灌溉非无桔,精虔亦有牷。

畬乾终损粟,池涸竟枯莲。

诗骇周宣魃,经书鲁国蝝。

坐令民皞皞,翻作泣涟涟。

平日安丰稔,今朝乍疾颠。

老羸如病马,壮健若飞鸢。

忽见皇恩沐,亲驰使命专。

听言初挟纩,拜赐悉鸣弦。

新岁天心格,经时雨势绵。

东皋耕泽泽,南亩溜溅溅。

坎豆皆勤作,根涯悉勉旃。

水耕荣唪唪,陆种茂芊芊。

件件丝盈轴,方方麦荐笾。

指知食欲动,目望酒先撋。

舍北行歌畅,村南伐鼓渊。

鱼占何必梦,斗覆已明躔。

甲子晴尤好,嘉平雪记填。

自今知岁岁,王道永平平。

抚己叨逢主,占星幸备员。

耳亲闻击壤,手敢废题笺。

农事修其职,邦基赖以坚。

但令仓廪实,何患犬羊膻。

商克周饥止,邢存卫雨愆。

定知丰稼穑,端在讲戈鋋。

足食繄兵法,行粮咏雅篇。

愿陈王朴论,一稔遂平边。

(0)

送李丞赴堂邑

堂邑古壮县,地滨白通河。

我等游燕冀,操舟河上过。

路逢两父老,白髭鬓皤皤。

自言令斯邑,前后知几何。

岂弟如父母,张令良不多。

往者不可作,来者谁同科。

吏治日芜秽,民病日沉痾。

语罢还太息,继以涕滂沱。

何况十年来,无岁无干戈。

黄尘迷道路,白骨被陂陀。

原田自膴膴,孰种麦与禾。

遗黎转茕茕,短褐不至腂。

念此丧乱际,思治意则那。

今焉亦已幸,得见羲与娥。

脱之涂炭中,所重在抚摩。

视民有如伤,圣德无偏颇。

载粮往赈给,下令蠲烦苛。

之子青云彦,绿发颜如酡。

壮志在经济,夙学崇丘轲。

一旦被推择,职此非由他。

丈夫贵立事,岁月如奔波。

丞乎岂负子,行矣勿蹉跎。

赠以辛苦辞,酌以金叵罗。

报政抑何日,天门郁嵯峨。

(0)

蜀士

蜀国天下险,奇怪生中间。

有士贾其姓,抱材东入关。

献册叩谏鼓,其言蔚可观。

愿以微贱躯,一得至上前。

掉舌灭西寇,画地收幽燕。

且云太平久,兵战无人言。

臣尝学其法,自集数百篇。

治乱与成败,密然不可删。

三献辄罢去,志屈心悲酸。

将相门户深,欲往复见拦。

负贩冒日热,引重冲雪寒。

羁苦辇毂下,以图晨夕餐。

如此三岁馀,夜夜抱膝叹。

义者或赈给,遂复归巴川。

嗟乎区宇大,此徒亦已繁。

城市与岩穴,隐默孰辨旃。

幸得出自鬻,何惜置末班。

吾相柄天下,处事当几先。

古之设爵位,盖欲英雄躔。

次第立名级,不使智虑闲。

稍有才器者,必以禄仕牵。

所患在不出,既出那弃捐。

放蛟入大水,躯虎还深山。

失一故无害,其类莫可攀。

(0)

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

景泰五年甲戌岁,正当南亩耕耘际。

忽然骤水涨江湖,汹涌浩漫良可畏。

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决溃。

田家男妇奔救忙,力竭气穷无术备。

沈灶产蛙虽古闻,今实见之非漫记。

东邻西舍咫尺间,无舟不得相亲慰。

况逢缺食方阻饥,女哭儿啼割心肺。

哀哉此情当告谁,上有青天下无地。

悲悽喑呜无一言,两眼相看只垂泪。

官仓储积岂无粟,有司吝出牢封记。

千年汲黯今无人,谁与皇家壮元气。

县宰惧难佯风颠,饱食闭门经月睡。

一朝谋定人不知,半夜携金远逃避。

郡侯坐视付不知,但挟娼优日酣醉。

徇私掘去抵湖堰,横流自此无能制。

甫差周倅问疾苦,攫去白金如土块。

府公唯责旧负逋,不问苍生问鱼脍。

按察徒惩小小疵,曲徇乡情舍奸弊。

便宜太保幸见临,香火满城人鼎沸。

群奸媚事靡不为,溷浴都将布衣?。

令行虽仅免轻徭,薪米从兹价增倍。

劝谕赈给浪得名,伪钱糠秕成何济。

虽擒妖人许道师,多少无辜枉遭累。

一夫一妇皆王民,鼓弄如何等儿戏。

昨来轻发激变语,闻者至今犹战悸。

功能人苟得专杀,法律底须存八议。

万一有失忠义心,宵旰深忧岂微细。

乃知不学无术人,隘陋终同斗筲器。

娄城老卒张文翔,不忍憸邪肆欺蔽。

片言出口祸即随,从此无人触奸吏。

只今所在皆凶荒,未必不繇斯道致。

朝廷若不惩此曹,无日可回天地意。

呜呼我民今年性命已难保,明年岂有全生计。

老夫残喘不足惜,横死深哀后生辈。

昨夜虚斋听雨眠,转辗不能成一寐。

起来赋得民情诗,惠政思君录相寄。

(0)

千墩夜泊上郑明府

扁舟夜泊千墩浦,耳内都无鸡犬声。

到处试从村老问,无人不颂宰官清。

一年秋赋相将毕,两月春田次第耕。

恻隐愿加时赈给,莫劳安抚问民情。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