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学习不够全面或不够深入的情况。例如,当某人只记住了一些论语中的片段,而未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刻含义时,可以用“半部论语”来形容他的学习情况。
- 例句
- 1. 他虽然自称通读了《论语》,但实际上只是半部论语而已。2. 学习要全面,不能只停留在半部论语上。
- 基本含义
- 指只学了一半的论语,形容学习不够全面或不够深入。
- 延伸学习
- 学习《论语》的全文,了解其中的思想和哲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只读了《论语》的一小部分,我还需要继续学习,不能变成半部论语。2. 初中生:他对于《论语》中的一些章节很熟悉,但对其他部分并不了解,他只是半部论语。3. 高中生:在学习《论语》时,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其思想和意义,不能只停留在半部论语上。
- 故事起源
- 据说,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刘义庆在他的著作《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半部论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名叫孙炎的学者,自称已经通读了《论语》。但其他人发现,他只记住了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其他部分并不了解。于是,人们就用“半部论语”来形容这种只学了一半、不够全面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人只读了《论语》的一半,而另一半则空白,表示他的学习不够全面。可以通过这个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形容词“半部”和名词“论语”组成。
- 词语解释
- bàn bù lún yǔ ㄅㄢˋ ㄅㄨˋ ㄌㄨㄣˊ ㄧㄩˇ
半部论语(半部論語)
宋 初宰相 赵普 ,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 太宗 赵匡义 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 太祖 ( 赵匡胤 )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见 宋 罗太经 《鹤林玉露》卷七。旧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于此。 严复 《救亡决论》:“从此天下事来,吾以半部《论语》治之足矣,又何疑哉!又何难哉!”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