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佛像常用于形容两个人或两个物体非常相像,无法区分。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非常明显。
- 例句
- 1. 他们兄弟俩长得太像了,简直就是佛像。2. 这两个字写得太像了,佛像一样。
- 基本含义
- 比喻非常相像或相似,无法区分。
- 基本解释
◎ 佛像 fóxiàng
[figure of Buddha] 释迦牟尼佛的塑像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佛教和佛像的知识,了解佛教文化和艺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两个玩具熊长得太像了,简直就是佛像。2. 初中生:这两个人穿着一样的衣服,佛像一样。3. 高中生:这两本书的封面设计太相似了,简直像佛像一样无法区分。4. 大学生:这两个公司的产品功能和外观都非常相似,简直就是佛像。
- 故事起源
- 佛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一则故事。相传,唐朝时有一位名叫王师的画家,他的画技非常高超,画出的人物栩栩如生,根本无法分辨真假。有一天,王师画了两幅佛像,一幅供奉在寺庙中,一幅卖给了一个富商。后来,有人发现寺庙的佛像与富商手中的佛像非常相似,根本无法分辨。于是人们就用“佛像”来形容两者相似无二的情况。
- 英文翻译
1.figure of the Buddha; image of the Buddha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佛像”与佛教中的佛陀形象,以及佛像之间的相似性。可以尝试画出两个相似的佛像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佛像”组成。
- 详细解释
释迦牟尼佛 或菩萨的像。有雕像、铸像、画像之别。《魏书·释老志》:“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彫饰奇伟,冠於一世。”《新五代史·周世宗纪赞》:“是时中国乏钱,乃詔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佛像》:“ 后汉 明帝 梦金人长大,顶有日光。 傅毅 曰:‘ 天竺 有其道者,号曰 佛 。’於是遣使 天竺 ,图其形像,此 中国 有佛像之始也。”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