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日以为常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对于不好的事物或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惊讶或反对。它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的心态,也可以用来描述社会或环境的现状。例如,当某个地区长期存在贫困问题时,人们可能会说“他们已经把贫困日以为常了”。
- 例句
- 1. 他们已经把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日以为常了。2. 这个社会对于腐败已经日以为常,需要改革了。3. 孩子们对于家庭暴力已经日以为常,我们需要加强教育。
- 基本含义
- 将某种不好的事物或现象当作常态来接受,认为它是无法改变的。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例如“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每天都要做作业,已经把做作业日以为常了。2.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体育课都是在室内进行的,已经把没有户外运动日以为常了。3.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很紧张,已经把每天上课到晚上九点日以为常了。4. 高中生: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已经把考试不及格日以为常了。5. 大学生:社会的竞争很激烈,已经把找工作困难日以为常了。
- 故事起源
- 日以为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论语·述而》。其中一段对话中,孔子的学生曾子问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回答说:“君子日以为常,敬而行之。”这段对话中的“君子日以为常,敬而行之”被解读为“君子要将道德行为视为常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后来,“日以为常”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对于不好的事物习以为常的心态。
- 记忆技巧
- 要记住成语“日以为常”,可以将其拆分为“日”、“以”、“为”和“常”,然后尝试将每个字的意思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你也可以尝试使用这个成语造一些句子,以加深对其意义的理解。
- 词语结构
- 成语“日以为常”的结构是“日”、“以”、“为”和“常”四个字的组合。
- 词语解释
- rì yǐ wéi cháng ㄖㄧˋ ㄧˇ ㄨㄟˊ ㄔㄤˊ
日以为常(日以爲常)
经常做某件事,成了惯例常规。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不然则 予 之耽寝,日以为常,记者语简而不尽其详,亦不可知。”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嫗往来两地,日以为常。”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