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贴理的词语解释
贴理的意思
拼音:tiē lǐ    注音:ㄊㄧㄝ ㄌㄧˇ
基本解释

合乎情理。《中国民间故事选·小黄牛》:“ 刘栓 和大伙一听老头的话,挺贴理,于是,大伙就抬着银疙瘩给洋毛子送去了。”

基本含义
指言辞得体,合乎情理,符合道理。
详细解释
贴理是由“贴”和“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贴,表示紧密粘贴;理,表示道理、规矩、法则。贴理的基本含义是言辞得体,合乎情理,符合道理。形容说话或行事合乎情理、符合规则。
使用场景
贴理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或文章的表达得体,合乎情理。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得体,或者形容一篇文章的写作风格符合逻辑、合乎常理。
故事起源
关于贴理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广泛流传并经常被使用。
词语结构
贴理是一个动宾短语,由“贴”和“理”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贴理得体,深受大家喜欢。2. 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贴理,逻辑清晰,很值得一读。
记忆技巧
可以将“贴理”与“得体”、“符合道理”等词语联想在一起,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此外,可以通过构造自己的例句来巩固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谈得体、行为合乎情理相关的成语,例如“言之有物”、“合情合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贴理,我们都能听懂。2. 初中生:他的演讲很贴理,观点清晰,说服力很强。3. 高中生:写作文要注意贴理,逻辑要严密,观点要有说服力。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要善于运用贴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0)
诗文中出现“贴理”的诗词

古意

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

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上山复下山,踏草成古踪。

徒言采蘼芜,十度一不逢。

鉴独是明月,识志唯寒松。

井桃始开花,一见悲万重。

人颜不再春,桃色有再浓。

捐气入空房,无憀乍从容。

贴理针线,非独学裁缝。

手持未染綵,绣为白芙蓉。

芙蓉无染污,将以表心素。

欲寄未归人,当春无信去。

无信反增愁,愁心缘陇头。

愿君如陇水,冰镜水还流。

宛宛青丝线,纤纤白玉钩。

玉钩不亏缺,青丝无断绝。

回还胜双手,解尽心中结。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