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河图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灾害或困难非常严重或大规模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灾害、社会问题等。
- 例句
- 1. 这次洪水真是河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2. 这个地区常年下雨,一旦遇到暴雨,就会出现河图。
- 基本含义
- 指黄河泛滥,形成巨大的洪水。
- 基本解释
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孔 传:“ 伏牺 王天下,龙马出 河 ,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昔 康王 河图,陈于东序。” 宋 陆游 《读书》诗:“天球及河图,千古所共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且术士喜言怪诞,不曰予宗河图,则曰予宗洛书。” 闻一多 《书信·给梁实秋先生》:“河图则取义于 河 马负图, 伏羲 得之演为八卦,作为文字,更进而为绘画等等,所以代表中华文化之所由始也。”参见“ 河图洛书 ”。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故事,以及其他与水相关的成语,如“水落石出”、“水滴石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洪水泛滥,形成了河图,冲走了很多房屋。2. 初中生:这次地震造成了很多人死亡,可以说是河图。3. 高中生:这个国家面临的经济危机是河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 故事起源
- 河图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传,古代中国黄河流域频繁发生洪水,灾难严重。大禹是古代中国的一位传说中的英雄,他花了九年时间治理黄河,最终成功防止了洪水泛滥。河图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形容黄河泛滥成灾。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黄河泛滥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黄河泛滥,河水泛滥成灾,形成了巨大的洪水的场景。
- 词语结构
- 河图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河”和“图”。
- 详细解释
- 河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故事,也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了黄河泛滥,河水泛滥成灾,形成了巨大的洪水。成语“河图”用来形容洪水泛滥的情况,意思是形容某种灾害或困难非常严重或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