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传说中的仙草名。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臣游北极,至 种火之山 ……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仙人 宁封 常服此草,於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馆,不加灯烛。亦名照魅草,以藉足,履水不沉。”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光明正大。
- 详细解释
- 明茎草是由“明”、“茎”、“草”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明”表示明亮、光明,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茎”表示植物的茎,比喻人的行为如同植物的茎一样直立不倒;“草”表示植物,比喻人的行为如同草一样纯朴。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光明正大。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光明正大的情况,表扬他人的正直和纯朴。
-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文心雕龙·文论》:“故君子之道,如明茎草之道也。”这句话意味着君子应该像明亮的茎草一样,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光明正大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主语 + 的 + 形容词 + 名词 + 之 + 名词 + 也
- 例句
- 1. 他的为人光明正大,堪称明茎草之表率。2. 她的品德高尚,行为光明正大,真是一个明茎草的典范。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明茎草”与光明正大、品德高尚等词语联想在一起,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品德和行为的成语,如“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明茎草,从不欺负同学。2. 初中生:她的为人光明正大,是我们班级的明茎草。3. 高中生:他的品德高尚,行为光明正大,是全校的明茎草。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成为明茎草,为社会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