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洞猺的词语解释
洞猺的意思
拼音:dòng yáo    注音:ㄉㄨㄙˋ ㄧㄠˊ
使用场景
洞猺常用于形容人的洞察力非常强,能够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看透问题的本质。可以用于赞美某人的智慧和眼光。
例句
1. 他的洞猺之眼,让他能够看透人心。2. 她的洞猺之智,使她能够迅速解决问题。3. 这位专家的洞猺眼光,让他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眼力敏锐,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基本解释

古代对南方瑶族人的蔑称。 清 戴名世 《岳荐传》:“ 岑溪 远且僻多瘴,又近 洞猺 从行者皆惮不敢往。”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和诗歌,进一步了解洞猺的应用和相关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洞猺眼光,能够看出我们的问题。2. 初中生:他的洞猺之智,使他在科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洞猺思维,让他的小说深入人心。4. 大学生:她的洞猺眼光,让她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故事起源
关于洞猺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洞猺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一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哀公在位时,国内出现了一只神奇的猛兽,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这只猛兽被人们称为洞猺。洞猺的出现使得哀公十分惊叹,他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宝物,因此非常珍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洞猺”与“洞察猛兽”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只猛兽拥有敏锐的眼力,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就像洞猺一样。
词语结构
洞猺是一个四字成语,结构为“洞猺”。其中,“洞”是动词,表示洞察、透彻;“猺”是名词,表示猛兽。
详细解释
洞猺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洞”和“猺”两个字组成。洞意为洞察、透彻,猺意为猛兽。洞猺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眼力敏锐,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0)
诗文中出现“洞猺”的诗词

府江杂诗六首·其二

石滩激浪殷成雷,轻舸飘飘曲折开。

水楼鞑舍横矛立,山洞猺人负弩回。

(0)

送省庵刘太守赴铜仁次韵

万里南临瘴海春,倦游心事苦吟身。

舟中翠羽移家远,枕上红云梦阙频。

津吏挟书随露冕,洞猺抛弩拜行尘。

花开花落年年事,莫问玄都观里人。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