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衰杖常用于形容年老体弱的人,尤其是在精神状态衰退、精力不济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形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不佳。
- 例句
- 1. 他年纪大了,走路都得拄着衰杖。2. 这位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状态很好,没有拄着衰杖的样子。
- 基本含义
- 衰杖指的是年老体弱的老人拄着拐杖,比喻年纪大、身体虚弱、精神衰弱。
- 基本解释
居丧用的麻绖与哭丧棒。《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父没哀慟,焦毁过礼,草庐土席,衰杖在身,头不枇沐,体生疮肿。”《隶续·汉封丘令王元宾碑阴》 宋 洪适 释:“碑云:门徒雨集,盛于 洙 泗 ,故衰杖过礼,等于事父。惜乎碑石沦碎,姓名不能尽见。” 章炳麟 《二羊论》:“ 武帝 优于功臣,而薄于人纪,督促其从子以就衰杖。藉令以父殁无命为辞,则君固有命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老年人相关的成语,比如“残兵败将”、“白发苍苍”等,扩展对老年人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年纪大了,走路都要拄着衰杖。2. 初中生:这位老师虽然年纪不小,但精神状态很好,一点也不像拄着衰杖的老人。3. 高中生:年老体弱的爷爷拄着衰杖,慢慢地走在小区的小道上。
- 故事起源
- 古代的诗词中常常描写老年人拄着拐杖,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里的“憔悴”就是指衰弱的身体状态。因此,衰杖成为了描述老年人衰弱状态的象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衰杖”与年老体弱的老人拄着拐杖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图像。可以想象一个年迈的老人在拄着拐杖走路,形象鲜明,容易记忆。
- 词语结构
- 衰杖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动词或其他修饰成分。
- 详细解释
- 衰杖是由“衰”和“杖”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衰,指人的精神衰弱、身体虚弱;杖,指拐杖。衰杖的意思是年老体弱的老人所依赖的拐杖,也比喻年纪大、身体衰弱、精神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