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人的行走姿态或动作不够灵活,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或行动不够敏捷。
- 例句
- 1. 他走路的样子像个伛伛的老人,一步一顿,显得非常笨拙。2. 小明的动作很伛伛,打篮球的时候总是不够灵活。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动或姿态显得笨拙、不灵活。
- 基本解释
背曲貌。 唐 皮日休 《橡媪叹》:“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岗。傴傴黄髮媪,拾之践晨霜。”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行动或姿态的成语,如“拘谨”、“笨拙”等。同时,也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舞蹈的知识,了解不同地方的舞蹈形式和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走路的样子太伛伛了,像个老人一样。2. 初中生:他的动作很伛伛,打篮球的时候总是不够灵活。3. 高中生:她跳舞的姿态很伛伛,缺乏舞蹈的灵动感。4. 大学生:他的思维有些伛伛,总是不能灵活地解决问题。
- 故事起源
- 古代的“伛伛舞”是一种地方舞蹈,被认为是祈求丰收的一种仪式。舞者在舞蹈中表现出笨拙的姿态和行动,以此来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后来,这种舞蹈的形象被用来形容人的行动或姿态显得笨拙、不灵活,从而演变成了成语“伛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伛伛”与笨拙、不灵活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走路时弯腰驼背、腿脚不灵活的样子,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伛伛一词源于古代汉族地方民间舞蹈“伛伛舞”,这种舞蹈是一种表演者走路时弯腰驼背、腿脚不灵活的形式。因此,成语“伛伛”用来形容人行动或姿态显得笨拙、不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