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备办旅费、盘缠。《三国志·魏志·胡威传》“ 威 , 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质 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餘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
(2).指旅费;行李。《北史·辛德源传》:“ 德源 本贫素,因使,薄有资装,遂餉执事,为父求赠,时论鄙之。” 宋 俞文豹 《吹剑录》:“登舟则资装财物,皆手笔疏记。” 苏曼殊 《绛纱记》:“女为余整资装,余即往 吴淞 。”
(3).嫁妆。《隋书·食货志》:“老弱耕嫁,不足以救飢馁,妇工纺绩,不足以赡资装。”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才能和学识非常丰富。
- 详细解释
- 资,指人的才能、学问;装,指装饰、修饰。资装意为人的才能和学识非常丰富,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问。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学识广博、才能出众,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专家。
- 故事起源
- 关于“资装”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可以推测其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知识的价值。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通常以连词“和”连接。
- 例句
- 1. 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真是个资装的人才。2. 这位教授是一位资装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可。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资装”与“才能丰富、学识广博”等含义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将其与具有广博知识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扩展对“资装”这个成语的理解。了解更多与学识、才能相关的成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真是一个资装的小书迷。2. 初中生:她不仅在学习上成绩优秀,还在音乐、体育等方面才华出众,真是一个资装的多面手。3. 高中生:这位老师在教学上经验丰富,学识渊博,是我们学校的资装骨干教师。4. 大学生:他在学术研究上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资装的学术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