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酒肉。《史记·封禅书》:“春以脯酒为岁祠。” 唐 韩愈 《谒衡岳庙》诗:“升阶傴僂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 基本含义
- 指空话、虚浮的言辞。
- 详细解释
- 脯酒是由两个词语组成,脯指的是熟肉,酒指的是酒。脯酒原本是一种食物,后来形容言辞虚浮,没有实质内容,就像是只有肉味没有酒味的脯酒一样。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空洞、空虚,没有实际意义的言辞。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空洞、夸夸其谈,没有实际行动或内容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人的空话连篇、空洞无物的谈话。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成公十四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大夫公刘阳在参加齐国的盛宴时,被人问及鲁国的情况。公刘阳回答说:“鲁国的人民都能吃得饱,脯酒都能喝得醉。”他的回答虽然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却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信息,只是说了一些空洞的话。后来,人们用“脯酒”来形容言辞虚浮、没有实际内容的话语。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为“脯酒”。
- 例句
- 1. 他说的都是些脯酒,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2. 这个政治家的演讲充满了脯酒,没有任何实质内容。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脯酒”想象成一盘只有肉味没有酒味的食物,表示言辞空洞、虚浮。可以通过想象吃到这样的食物,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空谈”、“浮夸”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于空洞言辞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的话都是脯酒,没有实际用处。2. 初中生:政治家的演讲充满了脯酒,没有提供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3. 高中生:他的承诺只是脯酒,没有任何实际行动。4. 大学生:这篇论文充斥着脯酒言辞,没有任何研究成果。5. 成年人:他的演讲只是一连串的脯酒,没有任何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