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圜冠的词语解释
圜冠的意思
拼音:huán guān    注音:ㄏㄨㄢˊ ㄍㄨㄢ
基本解释

儒者戴的圆形帽子。也叫鹬冠。《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屨者,知地形。”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鷸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参见“ 圆冠方领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头顶
详细解释
圜冠,古代男子佩戴的一种帽子,又称圜帽。圜冠在古代中国是贵族地位的象征,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佩戴。因此,圜冠成为了代表高贵、尊贵的象征。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高贵、尊贵的身份或地位,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头顶,表示人的形象或外貌。
故事起源
圜冠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古代中国,贵族阶层的人们佩戴圜冠是一种特权和荣耀的象征。因此,圜冠成为了代表高贵、尊贵的象征。
词语结构
圜冠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圜冠显露出他的高贵身份。2. 他的圜冠下面有一张英俊的脸庞。
记忆技巧
可以将“圜冠”这个成语与高贵、尊贵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佩戴着圜冠,表现出高贵的姿态,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贵族文化,了解贵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礼仪规范等。同时,你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尊贵、高贵相关的成语,如“龙袍”、“金碧辉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佩戴着圜冠,显得非常高贵。2. 初中生:这位老师的圜冠下面是一张和蔼可亲的脸庞。3. 高中生:他那顶圜冠代表着他在学校的权威和尊贵地位。4. 大学生:这个演讲者的圜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得非常有气质。
(0)
诗文中出现“圜冠”的诗词

四贤一不肖诗.欧阳永叔

先民至论推天常,补衮扶世为儒方。

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栎安可施青黄。

帝图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诚有望。

处心学士贵适用,异端莫得窥其墙。

子年五月范京兆,服天子命临鄱阳。

二贤拜疏赎其罪,势若止沸反扬汤。

敕令百执无越位,谏垣何以敢封囊。

哀来激愤抑复奋,强食不得下喉吭。

位卑无路自闻达,目视云阙高苍茫。

裁书数幅责司谏,落笔騄骥腾康庄。

刃迎缕析解统要,其间大意可得详。

书曰希文有本末,学通古今气果刚。

始自理官来秘阁,不五六岁为天章。

上心倚若左右手,日备顾问邻清光。

苟尔希文实邪佞,曷不开口论否臧。

阴观被谴始丑诋,摧枯拉腐奚为彊。

傥曰希文实贤士,因言被责庸何伤。

汉杀王章与长倩,当时岂曰诛贤良。

惟时谏官亦结舌,不曰可谏曰罪当。

遂今百世览前史,往往心愤涕泗滂。

斯言感切固已至,读者不得令激昂。

岂图反我为怨府,袖书乞怜天子傍。

谪官一邑固分耳,恨不剖腹呈琳琅。

我嗟时辈识君浅,但推藻翰高文场。

斯人满腹有儒术,使之得地能施张。

皇家太平几百载,正当鉴古修纪纲。

贤才进用忠言录,祖述圣德垂无疆。

(0)

次韵和杨叔恬赠郑秘丞

纬萧弃明珠,龟手安絣漂。

浮生每殊涂,吹万亦异窍。

传剑不成显,谈舌无与掉。

圜冠岂误身,儒术真寡要。

岁时不我与,壮年更稚少。

白发绿鬓多,班班已盈照。

安排慕无闷,推命独孤笑。

趋愚甘就迂,遣累稍夷峭。

嵯峨天门开,事业寄周召。

登贤如弗及,得士故颇料。

乃知古犹今,孰有贺随吊。

寸善曾不遗,有功辄先调。

骅骝自西极,翠羽出丹徼。

黄钟陋巴歈,文鼎嗤畚筱。

况闻丘园秀,得以虚名钓。

唯忧有道卷,莫敢后时诮。

食苹鹿相呼,在鹤鸡群叫。

饭牛歌何哀,筑岩貌惟肖。

顾予乃迷方,黥劓谁与疗。

章甫期适越,风帆欲逾峤。

敦敦乐瓢箪,耿耿甚荧耀。

聊欢龟曳涂,犹畏牺入庙。

同声邈难期,僻陋常耳剽。

逢君独欣然,夙昔共明诏。

屡闻诸侯辟,复见尚书召。

奈何竟栖栖,尘土翳光曜。

西山悲采薇,鼎食归洒削。

飞将不得封,重侯付嫖姚。

新篇一何工,大巧全众妙。

上言道路勤,山海穷听眺。

次述畴昔游,弁髦迨冠醮。

下云厌屡空,藜藿甘咀嚼。

英贤困奇蹇,为善谁复劭。

譬如饮洪钟,伟量乃能釂。

郑公亦全材,大厦方䆗窱。

珉瑶谢尺璧,丝管让清啸。同当鹄翻云,肯为鱼在?。

千里由咫尺,西城始春烧。

吾闻天祐贤,柞棫民所燎。

胡为沮溺俦,躬耕老蓬藋。

(0)

喜迁莺慢/喜迁莺.鹿鸣宴作

雁塔题名,宝津朌宴,盛事簪绅常说。

文物昭融,圣代搜罗,千里争趋丹阙。

元侯劝驾,乡老献书,发轫龟前列。

山川秀,圜冠众多,无如闽越豪杰。

姓标红纸,帖报泥金,喜信归来俱捷。

骄马芦鞭醉垂,蓝绶吹雪。

芳月素娥情厚,桂华一任郎君折。

须满引,南台又是,合沙时节。

(0)

别桃源山人

句履圜冠不乏贤,桃源深处隐癯仙。

风流未泯刘全一,意气端如员半千。

秋浪龙沙陪软语,云山鹤岭访高眠。

明朝歌竟乘流去,别后还能忆浩然。

(0)

次李信州七十韵

挺挺万人杰,堂堂间世贤。

胸中兵十万,足下客三千。

扬赋希三叹,坡诗和百篇。

锦囊华似衮,綵笔大如椽。

随陆纵横舌,良平左右肩。

两骖公子服,四牡鲁侯畋。

量阔沧溟岸,胸蟠泰华巅。

红坛歌鲁杏,白社结陶莲。

遣币通秦好,求姻托郑㜕。

匣藏须虎兕,冠饰待貂蝉。

标自龙头夺,书由雁足传。

不侯嗤李广,求使短张骞。

食客希毛遂,茶僧集大颠。

诗材亲子建,字法迈公权。

黄貉蒙金络,青骢勒宝鞯。

伐燕欺骑劫,聘鲁慢韩穿。

周室歌山甫,齐人美仲连。

剑从丰水铸,碑向岘山镌。

有颂褒唐太,无诗刺卫宣。

檄堪传代郡,节可仗居延。

听讼疏淹禁,丰财剔冗员。

策从之反后,鞭著祖生先。

孝有参而已,忠如丘者焉。

春冰同皎洁,秋月共婵娟。

冢宰当钧轴,将军事櫜鞬。

千官视标准,万国倚陶甄。

多士圜冠带,诸侯执豆笾。

山期封泰岱,石拟勒燕然。

禹甸欣环辙,尧氓愿受廛。

明堂歌赤绂,清庙颂朱弦。

台阁皆三益,盘盂记十愆。

片言能息讼,只手可旋乾。

公昔尝推毂,吾今尚食饘。

闻鸡效刘舞,抱虎笑秦眠。

苏子舌犹在,边韶腹尚便。

牛衣怀白璧,虎节誓青毡。

饮马量淝水,屯兵料汉田。

鬓星飞汴洛,血雨洒伊瀍。

伊五成汤就,轲三孟母迁。

云锄翻楚峤,月缆系秦川。

瓮有扶头酒,厨无缩项鳊。

词源惭子美,诗社感庭坚。

水陆三千里,炎凉二十年。

周田才废井,秦陌已开阡。

夜月琴三弄,春风诗一联。

自称山宰相,人号地神仙。

扣马罹三尺,平戎授一编。

鼠投当忌器,鱼得偶忘筌。

避地思无所,滔天罪莫湔。

梁鸿方北谪,贾鵩已东旋。

孙刖难谋魏,樊诛莫救燕。

江天驱鸟雀,淮地迅鹰鹯。

日守娵訾分,星流太白躔。

疮痍连四境,煨烬极三边。

淮浪夜翻雪,胡尘昼起烟。

二陵归培塿,百□□□□。

自抚刘生几,谁思祖逖鞭。

戍方兴颉利,役莫□□□。宫昔尝游泮,?今谩叹圜。

岂知医国手,变作□□□。

楚客弓虽失,秦人璧幸全。

宦途良可畏,吏鞅不□□。

世变言难尽,民顽令不悛。

一千新楮券,三百旧铜钱。

驷马涎流地,群乌翼蔽天。

人心徒扰扰,王道自平平。

卫女歌淇澳,曹人思下泉。

穷途惟自愧,当路有谁怜。

作俑宜无后,追俘恐不前。

诗成何太喜,舞袖欲褊褼。

(0)

乡饮酒倡和诗

旴江文物盛江西,有底醇风欠转移。

端藉乡贤扶世道,共修礼饮迪民彝。

厖眉华发四朝老,方领圜冠三代仪。

天理人心非外有,信乎王道不难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