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明明已经接触过或了解过相关信息,却无法找到答案或解决办法的情况。也可以用于讽刺那些明明知道真相却故意装作不知道的人。
- 例句
- 1. 他明明就在这个房间里,怎么骑驴觅驴一样找不到?2. 我们已经告诉过他答案了,为什么他还在骑驴觅驴?3. 他明明就是凶手,却一直在骑驴觅驴,不敢承认。
- 基本含义
- 比喻明明就在眼前却找不到。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失物寻找相关的成语,如“杳如黄鹤”、“东奔西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明明把铅笔放在桌子上,怎么骑驴觅驴一样找不到了?2. 初中生:老师说过答案就在课本上,可我怎么骑驴觅驴也找不到?3. 高中生:我明明记得这个单词的意思,为什么在考试时却骑驴觅驴地忘记了?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时有一个人骑着驴出门,驴子突然走失了。他四处寻找,却始终找不到驴子的踪迹。最后,他回到家门口时,发现驴子早已回到了家中。这个故事成为了“骑驴觅驴”的典故,形容人明明就在眼前却找不到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骑驴”和“觅驴”两个词进行联想,想象自己骑在驴上,却在寻找驴的过程中迷路了,无法找到驴的下落,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词语解释
- qí lǘ mì lǘ ㄑㄧˊ ㄌㄩˊ ㄇㄧˋ ㄌㄩˊ
骑驴觅驴(騎驢覓驢)
比喻物本已有而反外求。《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宋 黄庭坚 《寄黄龙清老》诗:“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语》:“繇此观之,人心明,即是天理,不可骑驴觅驴。”亦作“ 骑牛觅牛 ”。《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 百丈 ,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百丈 曰:‘大似骑牛觅牛。’”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