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些有才能但未能得到认可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懂得珍惜和重用人才的人。
- 例句
- 1. 他是一位李广未封的人才,一直被埋没在公司里。2. 这位年轻的画家因为缺乏机会而成为了一个李广未封的艺术家。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才被埋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或荣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李广的历史和他的英勇事迹,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无功而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觉得小明是一个李广未封的足球天才。2. 初中生:我希望我的努力不会变成李广未封的才能。3. 高中生:他是一个李广未封的音乐家,他的才华没有得到认可。4. 大学生:我不想成为一个李广未封的人,我要努力争取更多的机会。
- 故事起源
- 李广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将领,在历史上有很多英勇事迹。然而,他却没有得到封赏和荣誉,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后人用“李广未封”来形容有才能但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李广未封”与被埋没的才能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成语,由“李广”和“未封”两个部分组成。
- 词语解释
- lǐ guǎng wèi fēng ㄌㄧˇ ㄍㄨㄤˇ ㄨㄟˋ ㄈㄥ
李广未封(李廣未封)
汉 名将 李广 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 李广 本人抗击 匈奴 ,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唐 王勃 《滕王阁序》:“ 冯唐 易老, 李广 难封。屈 贾谊 於 长沙 ,非无圣主;窜 梁鸿 於海曲,岂乏明时。”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广 未封侯。” 五代 徐夤 《赠杨著》诗:“ 李广 不侯身渐老, 子山 操赋恨何深!”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