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面戒常用于形容人在处理事务时,保持警惕和警觉的态度。例如在商务谈判、社交场合、考试等场景中,面戒的态度能够帮助人们保持警觉,防止被他人利用或受到损失。
- 例句
- 1. 面对竞争,我们要时刻保持面戒的态度。2. 在签订合同之前,我们要面戒对方的意图。
- 基本含义
- 面对戒备,对外警惕。
- 基本解释
当面告戒。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 元丰 间, 彧 先公为右史,神考遣使治 楚州 新河 ,面戒之曰:‘东南不惯兴大役,卿且为朕爱惜兵民。’”《宋史·王显传》:“副使 赵昌言 、 寇準 锋气皆鋭,慢 显 , 显 或失误,护短终不肯改,上每面戒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警惕和保持警觉相关的成语,例如“戒备森严”、“提高警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上学路上要面戒车辆的危险。2. 初中生:考试时要面戒作弊行为。3. 高中生:面对大学录取时要面戒心理压力。4. 大学生:参加面试时要面戒自己的表现。5. 成年人:在社交场合中要面戒陌生人的意图。
- 故事起源
- 面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追溯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故事中,晋国的襄公派人去周朝拜访,周朝的宰相姬叔问这个人:“你们晋国有什么事情要和我国商量?”这个人回答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想和您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姬叔听后大为警觉,他认为对方一定有所图谋,于是告诉了周王。周王听后也感到警觉,最终没有和晋国建立友好关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外部环境和他人时,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对方的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面戒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戒备的面前,面对着外部环境和他人时保持警惕和警觉。
- 词语结构
- 面戒的结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分别是“面”和“戒”。
- 详细解释
- 面戒是由“面对”和“戒备”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面对指的是面对面地对待事物,不回避不逃避;戒备指的是警惕和防备。面戒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外部环境和他人时,保持警惕和警觉,不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