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怨尤 yuànyóu
[complain;bear grudge against] 怨恨责怪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吕氏春秋·诬徒》
- 近义词
怨恨
- 英文翻译
1.resentment; grudge
- 详细解释
埋怨责怪。《吕氏春秋·诬徒》:“人之情,恶异於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序》:“是故君子厄穷而不閔,荣辱而不苟,乐天知命无怨尤焉。” 宋 梅尧臣 《和谢舍人洊震》:“ 南阳 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行乎患难,无所怨尤;忠直之性,挫而愈厉。” 郭小川 《秋日谈心》诗:“我们不能有任何怨尤,战士的一生,本来是与各种艰难展开的战斗。”
- 基本含义
- 指因为不满、不平而产生的怨恨和责备。
- 使用场景
- 怨尤常用于形容人们因为不满或不平而产生怨恨和责备的情绪。可以用来描述个人之间的纷争、矛盾和冲突,也可以用来描述社会中的不和谐和不公正。
- 故事起源
- 怨尤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篇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看到秋水的美景后,因为无法分享给别人而产生怨尤的情绪。后来,怨尤逐渐成为描述人们因为不满而产生怨恨和责备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怨尤为两个单字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不幸怨尤于命运。2. 她对同事的不公平待遇充满了怨尤。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怨尤”拆分为“怨”和“尤”,并联想到怨恨和责备的情绪。可以用自己在生活中产生怨恨和责备的情境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怨尤相关的成语,如“怨天尤人”、“怨声载道”等,以扩大对于怨恨和责备情绪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同学的欺负感到怨尤。2. 初中生:他对老师的批评充满了怨尤。3. 高中生:她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产生了怨尤。4. 大学生:我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感到怨尤。5. 成年人:他对公司的不公正对待怀有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