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鲜明润泽。《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 虞 庠饰馆,睿图炳睟。” 张铣 注:“炳然温润。睟,温润貌。”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 详细解释
- 炳睟是由“炳”和“睟”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炳”意为光明、明亮,引申为才德出众;“睟”意为美好、善良。炳睟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 使用场景
- 炳睟常用于描述人的品德和才华,可以用来褒奖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才能。在赞美他人时,可以使用炳睟来表达对对方的高度赞扬和敬佩之情。
- 故事起源
- 炳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中的《襄公二十年》篇。据记载,当时鲁国的大夫颜回因为才能出众,品德高尚,深得鲁襄公的器重。襄公曾赞美颜回说:“颜回,炳睟也。”从此,炳睟成为了形容人才德兼备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炳睟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真是一个炳睟的人。2. 颜回被誉为古代中国的炳睟之士。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炳睟”拆分为“炳”和“睟”两个字,联想“炳”为光明、明亮,引申为才德出众;而“睟”可以联想为美好、善良。通过联想和记忆,帮助记住炳睟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德才兼备”、“品德高尚”等,扩大对于人才德兼备的赞美方式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是班级里的炳睟之才,我非常开心。2. 初中生:他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真是一个炳睟的人。3. 高中生:他在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堪称炳睟之才。4. 大学生:她的人品和学术都非常优秀,是我们系的炳睟代表。5. 成年人:他是一个炳睟之士,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