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息燧的词语解释
息燧的意思
拼音:xī suì    注音:ㄒㄧ ㄙㄨㄟˋ
基本解释

熄灭烽火。指停止战事。 南朝 宋 谢庄 《和元日雪花应诏诗》:“从候照神世,息燧应颂道。” 明 石应嵩 《张文忠公改葬碑文》:“乃至振纲刷纪之计,诸凡安内攘外之谋,无不虑於针芒,剔蟊去蠹,防周户牖,息燧沉蠭。”

基本含义
指人们停止争论或争斗,达成和解,停止战火。
详细解释
息燧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据史书记载,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都不愿意妥协。最终,刘邦派遣韩信前去劝说项羽,并提出了停战和解的条件。项羽在听到韩信的劝说后,决定放弃争斗,接受了刘邦的条件,双方达成了和解。从此以后,人们用“息燧”来形容双方停止争斗,达成和解的情景。
使用场景
息燧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争论、争斗或战争的结束,双方和解的情景。例如,在政治谈判中,当双方达成共识,停止争论时,可以使用“息燧”来形容这种情况。
故事起源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具体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
词语结构
息燧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息”是动词,意为停止;“燧”是名词,指燧石,用来点火的石头。
例句
1. 在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后,双方终于息燧,达成了和解。2.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双方最终选择了息燧,共同发展。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燧石”和“停止”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用燧石点火,然后突然停止,表示争斗的结束和和解的达成。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其他成语,了解其起源和使用场景,以丰富自己的汉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经过老师的调解,我们终于息燧了,不再争吵了。2. 初中生:班里的两个同学经过一番争斗,最终息燧,成为了好朋友。3. 高中生:政府和反对派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最终选择了息燧,共同推动社会进步。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经过艰苦的合作,终于息燧,成功完成了任务。
(0)
诗文中出现“息燧”的诗词

送万伯脩中丞经略朝鲜二十四韵

突兀熊车控九边,荧煌鹊印下甘泉。

元戎夜仗黄金钺,壮士晨驱白玉鞭。

骤拥全师过碣石,徐分小队出祁连。

骅骝五色群连代,鹅鹳双飞阵拂燕。

赤羽登坛环甲胄,青油张幕护楼船。

云销上谷旄竿驻,雾涌丸都箭镞穿。

伐鼓吹笳行塞日,飞槎浮筏度辽年。

诗书总属中军好,文武咸推吉父专。

曲逆奇谋神鬼运,嫖姚雄略帝王传。

辕门妙算闻三策,乐府豪吟擅百篇。

西第徵歌霞照席,南楼舒啸月窥筵。

椎牛有客俱长孺,倚马何人不仲宣。

潦倒鸬鹚杯似杓,淋漓鹦鹉笔如椽。

千言草缀陈侯牍,一传花生杜氏笺。

横槊澄江天破浪,拔刀穷谷地生泉。

摧牙怪鳄鳞堆阜,授首封狐血涨川。

道左累累迎吐谷,管中历历拜呼延。

宁知报捷凭公异,会见题铭压孟坚。

后乘长驱母寡入,前茆生缚郅支旋。

扶桑日上清妖气,细柳虹飞息燧烟。

定远威名元独步,平阳勋烈旧无前。

铜标直建三韩外,铁券遥颁万户先。

虎豹崇关茆土辟,麒麟高阁画图悬。

縠城伫待功成后,一舸陶朱钓巨鳊。

(0)

和元日雪花应诏诗

从候昭神世,息燧应颂道。

玄化尽天秘,凝功毕地宝。

笙镛流七始,玉帛承三造。

委霰下璇蕤,叠雪翻琼藻。

积曙境宇明,联萼千里杲。

掩映顺云悬,摇裔从风扫。

发贶烛侄前,腾瑞光图表。

泽厚见身末,恩逾悟生眇。

竦诚岱驾肃,侧志梁銮矫。

(0)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流来塞外水。

撑犁头曼久外臣,息燧销兵亦久矣。

饮马长城窟,遗迹犹堪指。

埤堄列嶂几千年,坚不山齐心不止。

辒辌车中臭才发,可惜蒙恬旋赐死。

后来岂少防边人,良民半作城下鬼。

六州铸错未为痴,万古痴谋无过此。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