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或诱惑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行动。
- 例句
- 1. 他是一个一柱观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到底。2. 在工作中,我们要像一柱观一样,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坚定不移、始终如一。
- 基本解释
古迹名。在 湖北省 松滋县 东 丘家湖 中。 南朝 宋 临川王 刘义庆 在镇,于 罗公洲 立观,宏大而惟一柱,故名。 南朝 梁 刘孝绰 《江津寄刘之遴》诗:“经过 一柱观 ,出入 三休臺 。” 唐 张说 《一柱观》诗:“奈何任一柱,斯焉容众材?”参阅 唐 余知古 《渚宫旧事·补遗》。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等,扩大对于坚持、坚定信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一柱观一样,坚持每天写日记。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困难,我要像一柱观一样,坚持学习,不放弃。3. 高中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像一柱观一样,坚定地走下去。4. 大学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要像一柱观一样,始终如一,不被外界干扰。
- 故事起源
- 相传,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石榴婆的女子,她的丈夫在外做生意,经常长时间不归家。有一次,她听到有人在外面说她的丈夫已经娶了另外一个女人,并且他们已经有了孩子。石榴婆非常伤心,但她决定相信自己的丈夫,坚信他是个忠诚的人。于是,她每天默默地在家门口点燃一根香,表示对丈夫的等待和祝福。经过一段时间,丈夫终于回家了,他告诉石榴婆他一直都是忠诚的,没有娶别的女人。从此以后,人们用“一柱观”来形容坚定的信念和始终如一的行动。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石榴婆每天在家门口点燃一根香,表示对丈夫的等待和祝福,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字为数词“一”,第二个字为名词“柱”,第三个字为动词“观”。
- 详细解释
- 比喻人的意志坚定不移,始终如一,不受外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