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自保;自为守卫。《穀梁传·襄公二十九年》:“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民,其民足以满城以自守也。”《史记·郑世家》:“ 宋 颇与 厉公 兵,自守於 櫟 , 郑 以故亦不伐 櫟 。” 唐 杜甫 《蒹葭》诗:“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 扬子江 之上游也,其险足以自守,其富足以自保。”
(2).自坚其操守。 汉 扬雄 《解嘲》:“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 唐 韩愈 《闲游》诗之二:“ 子云 祗自守,奚事九衢尘?” 明 方孝孺 《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视其德如乡閭时,不翕翕以趋势,不琐琐以殉利,淡乎自守而不阿。” 清 姚石甫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自我参政府君通籍,至今又十四世,人且数千百计,孝弟未衰,皆清贫自守。”
- 英文翻译
1.{数} automorph
- 基本含义
- 指保护自己,守住自己的领土或利益,不受外界的侵犯。
- 详细解释
- 自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包含了“自”和“守”两个字。其中,“自”表示自己,指个体或团体;“守”表示保护、守护,指保持原有的状态或地位。因此,“自守”一词表示个体或团体保护自己,守住自己的领土或利益,不受外界的侵犯。
- 使用场景
- 自守一词常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在面对外界的冲击或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立场和利益,不受外界干扰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原则,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保护自己的领土、资源和利益。
- 故事起源
- 自守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中,其中的一句诗“无自守心”反映了人们对自守的重视。在古代,自守是一种重要的美德,人们认为只有守住自己的领土和利益,才能保持独立和自主。
- 词语结构
- 自守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守”,宾语是“自”。它可以用于主动形式或被动形式,表示个体或团体主动保护自己或被动地被保护。
- 例句
- 1. 在商业竞争中,只有自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2. 这个国家一直以来都坚持自守,保护自己的领土和资源。3. 在面对诱惑时,我们要自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自我保护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自己的领土上,用手守护着自己,不允许任何人侵犯和进入自己的领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守相关的成语,如“自强不息”、“自给自足”等,以扩大对这一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自守,不被坏人欺负。2. 初中生:在学习中,我们要自守,不受外界的干扰。3. 高中生:面对各种诱惑,我们要自守,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4.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我们要自守,不被不良习气和消极情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