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符曹一词多用于批评官员或机构的无能和无用,形容那些只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的人或组织。可以用于描述政府部门的官僚作风、企业中的庸碌管理者以及其他类似情况。
- 例句
- 1. 这个部门的主管只是个符曹,对问题的解决毫无能力。2. 这个官员只会说空话,完全是个符曹。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或者机构具有职权,但实际上却无能或者无用。
- 基本解释
古代官署中主管印信的处所。 唐 王建 《谢田赞善见寄》诗:“错判符曹羣吏笑,乱书巖石一山憎。”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发展和特点,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官僚主义问题,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符曹这一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觉得那个班长只是个符曹,什么事情都不会处理。2. 初中生:政府的某些部门就像是一群符曹,只会制定规章制度,却不知道怎么解决实际问题。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高层管理层就是一帮符曹,只会挣钱,却不关心员工的福利和发展。4. 大学生:政府官员的一些决策让人觉得他们只是一群符曹,根本不了解人民的真实需求。
- 故事起源
- 关于符曹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中,官员们的职权往往与实际能力不成比例,存在很多无能或无用的官员。这种现象被人们用成语“符曹”来形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符曹的发音与官员佩戴的符篆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同时,可以通过构思一个无能无用的官员形象,来加深对符曹这一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 词语结构
- 符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详细解释
- 符曹一词源自古代官员的职称,曹是指官员,符是指官员所佩戴的符篆。符曹原本是指负责颁发符篆的官员,后来逐渐引申为指官员本身。成语中的“符曹”用来形容那些有权有位,但却无能无用的官员或机构。这些人或机构只有虚有其表的权威和职权,却无法有效地履行职责,无法为人民或社会做出实质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