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晋 陶渊明 和 三国 魏 阮籍 的并称。两人皆为大诗人。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机工善诗》:“ 揭傒斯 赠诗云:‘心事 巢 由 上,文章 陶 阮 间。’”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狂放不羁。
- 详细解释
- 陶阮出自《左传·宣公十年》:“陶阮之乐,儿童知之。”陶指陶瓷,阮指竹管乐器。陶阮形容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像陶瓷和竹管乐器一样狂放不羁,形象生动。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容貌、言谈或举止自由奔放,不拘束、不受约束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年》中的记载是陶阮最早的出处。陶阮之乐是古代一种狂放不羁的音乐形式,儿童都知道这种乐曲。后来,人们将陶阮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狂放不羁。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举止像陶阮一样,毫不拘束。2. 她的言谈举止狂放不羁,完全是个陶阮。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陶瓷和竹管乐器的形象,想象一个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像陶瓷和竹管乐器一样狂放不羁的样子,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陶阮在古代音乐中的具体形式和表现方式,以及其他类似形容人的成语,如“放浪形骸”、“放荡不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像陶阮一样,不受拘束。2. 初中生:她的容貌像陶阮一样,狂放不羁。3. 高中生:他的言谈举止犹如陶阮,自由奔放。4. 大学生:她的气质像陶阮一样,狂野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