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心背离本心,做出违背原则的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背离原则的人。
- 例句
- 1. 他曾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可如今却频频覆甑,做出了让人失望的事情。2. 这位官员本来是为民众谋福利的,如今却覆甑了,只顾着自己的私利。
- 基本含义
- 指人心背离本心,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
- 基本解释
倒置的甑。喻环境闭塞。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其事虽天之明,而人处覆甑之下,焉识至言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人心背离本心相关的成语,例如“背道而驰”、“不知廉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是好朋友,但他们却经常覆甑,不再相信对方。2. 初中生:他本来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可是现在却经常覆甑,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3. 高中生:他曾经是学校的楷模,可是最近却频频覆甑,让大家失望不已。4. 大学生:这位政治家曾经是人民的希望,可是现在却频频覆甑,只顾着自己的利益。
- 故事起源
- 覆甑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无法追溯到具体的来源故事。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覆甑”想象成一个人将热锅倒扣,米饭全部倒出来的场景,以此来理解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覆甑出自《礼记·曲礼上》:“君子曰:子不可以不弘毅,无以宗子;弘毅,敬慎,不崇过,不犹豫,不穷,不覆甑。”意思是说君子为了宗子弟,必须具备弘毅、敬慎、不崇过、不犹豫、不穷、不覆甑的品质。其中,“覆甑”指的是将热锅倒扣,让里面的米饭全部倒出来。引申为一个人心背离本心,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