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亲人已故的情况,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缅怀之情。也可用来形容某人离世后留下的空虚和寂寞的感觉。
- 例句
- 1. 我一直想念我的尸亲,每年都会去祭拜他们的坟墓。2. 爷爷去世后,奶奶守着他的照片整日悲伤,真是尸亲。
- 基本含义
- 指亲人已故的人。
- 基本解释
同“ 尸亲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知县见二人死了,责令尸亲前来领尸。”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人命总论》:“彼尸亲者,方且扬扬返舍,以尺绳片蓆束其死尸。”
命案中死者的亲属。《红楼梦》第八六回:“独是这里的人很刁,尸亲见证都不依。” 鲁迅 《呐喊·白光》:“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经县委员相验之后,便由地保抬埋了。”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元节等与尸亲有关的习俗和传统。探索其他与亲人、家庭和感情相关的成语,如“骨肉”、“亲如手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去世了,他是我最亲的尸亲。2. 初中生:每次清明节,我和家人一起去祭拜我们的尸亲。3. 高中生:我的尸亲离世已经很多年了,但我依然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
- 故事起源
- 尸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四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儿子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一直守在母亲的坟前,不离不弃,甚至不顾国家大事。他的朋友见到后劝他离开,但他回答说:“君子不离亲。”后来,人们就用尸亲来形容亲人已故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尸亲”这个词语中的“尸”字,与“尸体”相关联,表示已故的亲人。可以通过将“尸亲”与悲伤、思念等情感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语+尸亲
- 详细解释
- 尸亲指的是已经去世的亲人,包括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等。这个成语强调了亲人已经离开人世,带有一定的悲伤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