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具有才华和学问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文人墨客的作品。
- 例句
- 1. 他的才华出众,真是一位翰林子墨。2. 这幅画的笔墨之功可谓翰林子墨了。
- 基本含义
- 指文人的才华和学问。
- 基本解释
语出《汉书·扬雄传下》:“ 雄 从至 射熊馆 ,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辞人墨客。 宋 曾巩 《宜黄县学记》:“其书,经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无外求者。”按,翰林子墨之文章,指诗赋而言。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文人、书法和绘画相关的成语,如“文思泉涌”、“笔耕不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写的作文像翰林子墨。2. 初中生:他擅长书法和绘画,真是一位翰林子墨。3. 高中生:他的学问广博,可以称之为翰林子墨。
- 故事起源
- 翰林子墨一词来自于古代官制。翰林是明清两朝的一个重要官职,负责撰写奏折、文书以及参与皇帝的文化活动。子墨指的是书法和绘画,是文人的重要技能。因此,“翰林子墨”一词逐渐演变为形容文人才华和学问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翰林子墨”与古代文人和书画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翰林官员在写奏折的同时,旁边还摆放着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展示出他的才华和学问。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翰林,古代官署中负责撰写奏折和文书的官员;子墨,指书法、绘画。翰林子墨比喻文人的才华和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