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诛戮、族灭。 宋 王巩 《甲申杂记》:“ 哲宗 召 重实 ( 周重实 )对曰:‘欲尽诛族大臣以下,则将置朕於何地?’”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壬午殉难》:“ 文皇 闻 翔 ( 高翔 )名,召之。 翔 持丧服入见,大哭,语不逊。乃命杀之,没产诛族。”
- 基本含义
- 消灭整个家族或族群。
- 详细解释
- 诛族是一个古代的刑罚,意指消灭整个家族或族群,通常是因为其成员犯下了严重的罪行或背叛国家。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以及对背叛行为的无情惩罚。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用来形容对罪犯或背叛者的极端惩罚。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过度夸张或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 故事起源
- 诛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在古代,对于犯下重罪或背叛国家的人,有时会对其家族或族群进行集体惩罚,以示警戒和威慑。这种严厉的刑罚方式在历史上并不常见,但在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中经常被提及。
- 词语结构
- 成语“诛族”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诛”和“族”。
- 例句
- 1. 这个家族的罪孽深重,必须诛族以绝后患。2. 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必须对罪行严重的犯罪家族进行诛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整个家族被消灭的场景,以及对罪犯或背叛者的严厉惩罚,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坏人偷了很多东西,应该被诛族!2. 初中生:历史上有些皇帝会对背叛的官员进行诛族。3. 高中生:在古代,诛族是一种残酷的刑罚手段,用于消灭整个家族或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