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目意的词语解释
目意的意思
拼音:mù yì    注音:ㄇㄨˋ ㄧˋ
基本解释

以目测度。《韩非子·有度》:“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 陈奇猷 集释:“意,臆同。‘先’字因下而衍。谓巧匠虽可以目臆度而中绳,然必以规矩度之。”

基本含义
目光和意图;眼神和心思。
详细解释
目意是指人的目光和意图。目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眼神和内心的想法、意图。
使用场景
目意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眼神和心思。例如,你可以用“目意如电”来形容一个人的眼神非常锐利,像电一样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又如,你可以用“目意不明”来形容一个人的眼神不清楚,表示他的心思不易捉摸。
故事起源
目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位官员。据传,这位官员在处理案件时,总是能够通过观察当事人的目光和表情来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因此,人们将他的能力形容为“目意如电”,后来演变成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目意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她的目意如电,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2. 他的目意不明,让人无法猜透他的真实意图。
记忆技巧
记忆目意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来帮助记忆。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的眼睛发出强光,像电一样能够看透事物,这样就能够记住“目意如电”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你可以学习更多与目意相关的成语,如“目无全牛”、“目不识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目意如电,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2. 初中生:他的目意不明,让人无法猜透他的真实意图。3. 高中生:他的目意如电,能够洞察人心。4. 大学生:他的目意不明,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意图。5. 成年人:他的目意如电,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
(0)
诗文中出现“目意”的诗词

登城

我登少城门,四顾天地接。

大风正北起,号怒撼危堞。

九衢百万家,楼观争岌嶪。

卧病气壅塞,放目意颇惬。

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

上天祐仁圣,万邦尽臣妾。

横流始靖康,赵魏血可蹀。

小胡宁远略,为国恃剽劫。

自量势难久,外很中已慑。

籍民备胜广,陛戟畏荆聂。

谁能提万骑,大呼拥马鬣。

奇兵四面出,快若霜扫叶。

植旗朝受降,驰驿夜奏捷。

豺狼一朝空,狐兔何足猎。

遗民世忠义,泣血受汗胁。

系箭射我诗,往檄五陵侠。

(0)

和马太守五首·其四五老峰

不到匡庐今几年,幽亭纵目意茫然。

苍颜想像重湖外,翠色参差落照前。

润泽为霖功及物,坚高作柱势参天。

使君笔墨真能赋,不必须凭绘画传。

(0)

和杨秀才二首·其一

林下何所乐,放怀天地中。

青山供客眼,明月与君同。

静听蕉窗雨,閒披芰沼风。

未忘蒿目意,时一梦周公。

(0)

登焦山

晨霁东涉江,金焦俨在目。

雨山出中流,相对屹双角。

平生爱奇心,选胜避习熟。

未暇汲中泠,朅来问修竹。

昔贤于此栖,为远轩车辱。

登岩拜遗祠,高风满崖谷。

大江抱山流,连天入遐瞩。

山花润新雨,江风鸣古木。

卜筑吾未能,游目意亦足。

回帆向金山,飞檐接云屋。

楼观何耽耽,傥非山所欲。

还睨焦洞烟,一拳波上绿。

(0)

婺州道中野望

校士扃门草满衙,出郊极目意无涯。

枫林浥露煊红叶,荞麦冲寒吐白花。

时到三秋应望雨,月当初上正思家。

行行山路忘欹险,赖有同心手共叉。

(0)

赠沈继山司马

一曲鸳湖好,非关请乞来。

东山选丝竹,北使问楼台。

鸿向青冥送,花因白社开。

只愁蒿目意,黄绮亦难裁。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