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称赞他人品德高尚,也可用于自我评价。
- 例句
- 1. 他的为人深受大家喜爱,真是一位香檀之士。2. 她的品德高尚,堪称香檀。
- 基本含义
- 比喻人品高尚、道德纯正。
- 基本解释
(1).檀木芬香,因名。 唐 白居易 《林下樗》诗:“香檀文桂苦雕鐫,生理何曾得自全。”
(2).化妆品,用以描画口唇等。《敦煌曲子词·破阵子二》:“雪落庭梅愁地,香檀枉注歌唇。”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香檀细画侵桃脸,罗袂轻轻歛。”
(3).乐器名。檀木制作的拍板。 宋 张先 《凤栖梧》词:“红翠鬭为长袖舞,香檀拍过惊鸿翥。” 宋 柳永 《木兰花》词:“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催莲步紧。”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廉洁奉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香檀,经常帮助别人。2. 初中生:老师说我是个香檀,因为我乐于助人。3. 高中生:他的为人正直,是个真正的香檀。4. 大学生:她的品德高尚,真是一位香檀之士。
- 故事起源
- 成语“香檀”最早出自《诗经·小雅·斯干》:“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未见君子,憔悴如也。抽其木矣,蠹未有害。”其中“抽其木矣”即指香檀木,用来比喻君子的高尚品德。后来,这个比喻逐渐演变为成语“香檀”。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香檀”与高尚的品德联系起来,想象香檀木的芳香气息代表着一个人高尚的品德,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香檀是一种珍贵的木材,香气宜人,质地坚硬。成语“香檀”比喻人的品德高尚,道德纯正,就像香檀木一样珍贵而值得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