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行高这个成语常常用来赞美有德行的人,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教育、工作、家庭等。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守规矩,不贪污受贿;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朋友真诚友善,不言不信,言出必行。
-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着行高的品质,受到了大家的尊敬。2. 这位老师教学严谨,行高,深受学生喜爱。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 基本解释
品性高洁。《后汉书·安帝纪》:“清白行高者五十人,出补令、长、丞、尉。” 唐 韩愈 《别赵子》诗:“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行为举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行高的小朋友,不欺负别人。2.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行高的人。3. 初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带头做一个行高的榜样。4. 高中生:行高是一种美德,我们要时刻保持自己的行为端正。5.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培养行高的品质,为社会做出贡献。
- 故事起源
- 行高这个成语源自于《诗经·小雅·车攻》中的一句诗:“行高者其鸣哉。”这句诗表达了一个人行为高尚,其声音也会高亢的意思。后来演变成了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 英文翻译
1.【计】 height of row; row height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行高”联想成一个人走在很高的地方,象征着他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 词语结构
- 行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行”表示品行、行为,第二个字“高”表示高尚、崇高。
- 详细解释
- 行高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行高的人通常具有高尚的品质,如正直、诚实、守信等。这个成语是褒义词,表示对一个人优秀品德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