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称颂品德高尚、正直的人,也可用于自勉、劝诫他人远离贪婪、邪恶的行为。
- 例句
- 1. 他的品行高尚,真是陵苕不染。2. 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始终保持着陵苕的品德。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行高尚、正直,不受贪婪、邪恶的诱惑。
- 基本解释
花名。凌霄花的别名。《诗·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 毛 传:“苕,陵苕也,将落则黄。”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五:“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清 赵翼 《庭前杂咏·凌霄花》:“偏是陵苕软无力,附他乔木号凌霄。” 清 唐孙华 《次韵答王随庵》之二:“陵苕萧颯感秋先,休忆 长安 近日边。”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品德、正直相关的成语,如“廉洁自律”、“清廉正直”等,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陵苕的好同学,从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那些陵苕的老师学习,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陵苕的品德,不受其影响。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陵苕的形象,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 故事起源
- 成语“陵苕”最早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故事中,孟子与荀卿一起游览陵墓,看到墓前的葛藤攀附在墓碑上而不敢越过,孟子称赞荀卿的品德高尚,说他像陵上的苕藤一样,不敢侵犯墓地的尊严。由此,成语“陵苕”就成为了形容人品高尚的词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陵苕”这个成语的音节与“高尚、正直”等含义相关的词语进行联系,形成记忆联结。
- 词语结构
- 陵苕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陵苕是由“陵”和“苕”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陵”指高大、高贵,“苕”指葛藤。成语“陵苕”用来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正直,不受贪婪、邪恶的诱惑,具有坚定的道德操守和崇高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