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化声的词语解释
化声的意思
拼音:huà shēng    注音:ㄏㄨㄚˋ ㄕㄥ
使用场景
化声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各种场景,比如:1. 在戏剧或电影中,演员通过化声来扮演不同角色,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2.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通过化声来模仿他人的声音,以娱乐他人或开玩笑。3. 在商业领域,有些人可能会利用化声的技巧来说服他人、欺骗他人或达到某种商业目的。
例句
1. 他善于化声,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2. 老师通过化声来讲解故事,使得学生们更加投入。3. 这个魔术师通过化声来迷惑观众,使得魔术更具神秘感。
基本含义
通过模仿声音或表演达到某种目的。
基本解释

(1).指各种论辩是非的言论。《庄子·齐物论》:“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 郭象 注:“是非之辩为化声。”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言随物而变,谓之化声。” 南朝 宋 何承天 《又答宗居士书》:“徒为化声之辩,竟无明於真知。” 黄侃 《新方言·后序二》:“夫别国之语其緐,而化声之情多变。”
(2).推行教化的声誉。《后汉书·循吏传·任延》:“教导民夷,渐以礼仪,化声侔於 延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化声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戏曲,了解更多关于化声的技巧和应用。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比如“画龙点睛”、“变本加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表演中化声,模仿了狗的叫声。2. 初中生:他通过化声来调侃同学,让大家都笑了起来。3. 高中生:这个演员通过化声来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得整个剧目更加精彩。4. 大学生及以上:她利用化声的技巧来模仿名人的声音,赢得了许多粉丝的喜爱。
故事起源
化声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戏曲演员通过变换声音来扮演不同角色,以便更好地表达剧情和情感。这个成语后来也被引申为一种技巧,用来形容通过模仿声音或表演来达到某种目的。
记忆技巧
要记忆化声这个成语,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将“化”字与变化联系起来:化声表示通过模仿声音或表演来变化。2. 想象一个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化声来扮演不同角色,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词语结构
化声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化”是动词,表示通过模仿声音或表演;“声”是宾语,表示声音。
详细解释
化声一词源自于中国戏曲表演的技巧,指演员通过模仿声音或表演来达到某种目的。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通过模仿声音、表演或变换声音来欺骗他人或达到某种目的。
(0)
诗文中出现“化声”的诗词

感兴·其四

巨鳞潜深池,好鸟鸣高枝。

物性无改移,安知彼是非。

化声不相待,和之以天倪。

青蝇止樊棘,白璧生瑕疵。

良由势使然,扁石履斯卑。

何不矫健翮,高举盘天嬉。

冥冥千仞冈,弋人何篡之。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