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历子常常用来形容对历史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记述的行为。它可以用于描述历史学家、编年史作者等人的工作,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和整理的活动。
- 例句
- 1. 这本书是一部精心编写的历子,详细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2. 他是一位著名的历子家,专门研究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
- 基本含义
- 历史的记录或记载。
- 基本解释
宋 代记述官员政迹功过以备考课升降之用的本子。《宋史·选举志六》:“诸州掾曹及县令、簿、尉,皆户部南曹给印纸、历子,俾州郡长吏书其绩用愆过,秩满,送有司差其殿最。”《宋史·选举志六》:“应监司郡守朝辞日,别给历子。如荐贤才为几人,若为治钱穀,若为理狱讼,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使之黽勉从事。”
宋 制,料粮院掌发俸禄,有料钱录,据状注明各官授官日月,发给本人,凭以赴户部领支俸钱。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七:“ 伊川先生 在讲筵,不曾请俸,诸公遂牒户部,问不支俸钱。户部索前任歷子,先生云:‘某起自草莱,无前任歷子。’”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历史,了解更多有关历史记录和记载的方法和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看历子,可以了解到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历子,记录我们班级的重要事件。3. 高中生:历子是历史学家必备的技能,只有通过详细记录和记载,才能真正了解历史。
- 故事起源
- 历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一书。《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于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91年之间。在《史记》中,司马迁用“历子”来表示对历史的记录和记载。后来,历子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成语,用来形容对历史的详细记录。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历子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历史学家,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在记录历史事件,这样就能够记住历子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历子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历子是由“历”和“子”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历”指的是历史,表示过去的时间;“子”指的是记录或记载,表示将历史事件记录下来。历子的基本含义是指对历史进行记录和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