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律诗的尾联句子。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鍊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於落句尤甚。思鋭才窄也。”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頷联,有颈联;有发端,有落句(结句也)。” 郭绍虞 校释:“落句亦名尾联。”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张忠烈公辞故里诗》:“‘ 叠山 迟死 文山 早,青史他年任是非。’ 元 人谓 文山 遇便即逃, 叠山 有髮即剃。先生落句,其寓意深矣。”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或诗句的结尾词语落在句尾处,使整个句子或诗句更加完整和有力。
- 详细解释
- 落句是一个修辞手法,通过将句子或诗句的结尾词语放置在句尾处,使得整个句子或诗句更加有韵律感和饱满感。这种手法常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古代诗词和辞章。通过使用落句,可以使作品更加朗朗上口,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 使用场景
- 落句这一修辞手法常常用于文学创作中,特别是古代诗词和辞章。它能够提升作品的韵律感和艺术价值,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除了文学作品外,落句也可以用于修辞、演讲和表达中,使语言更加优美和生动。
- 故事起源
- 关于落句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中国文学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随着古代文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将句子或诗句的结尾词语放置在句尾处可以增强韵律感和表达力,因此形成了落句这一修辞手法。
- 词语结构
- 落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落”表示结尾,而“句”表示句子。这个词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 例句
- 1. 他的演讲以一个巧妙的落句结束,引起了观众的热烈掌声。2. 这首诗使用了多次落句,使整个诗句更加优美动人。
- 记忆技巧
- 要记住落句这个词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即“落”和“句”。可以想象一个句子的结尾词语“落”在句尾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通过将这个形象与词语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词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落句这一修辞手法,可以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和辞章。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落句这一修辞手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写作文时,用了一个落句来结束我的故事。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使用落句来提升诗歌的表达力。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结尾使用了一个巧妙的落句,使整个文章更加有力和鲜明。4. 大学生:在写作文时,我常常使用落句来增强句子的韵律感和修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