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识取的词语解释
识取的意思
拼音:shí qǔ    注音:ㄕㄧˊ ㄑㄩˇ
使用场景
识取常用于描述获取知识、信息或技能的过程。它可以用来指代人们学习新知识、获取经验,或者从书籍、文章、图片等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例句
1. 他通过努力学习,成功识取了许多有用的知识。2.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有识取的能力,才能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
基本含义
识别并取得。
基本解释

辨别。 明 李贽 《别刘肖川书》:“豪杰、凡民之分,只从庇人与庇於人处识取。”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学习和获取知识相关的成语,如“学富五车”、“温故而知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识取教材中的重点,提高了我的学习成绩。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识取问题的关键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3. 高中生:在备考阶段,我要不断识取并整理学习资料,提高我的备考效率。4. 大学生:通过识取各种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我扩展了我的学术视野。5. 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需要不断识取新的技能和知识,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韩诗外传》中的一则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韩非子曾经被秦国的宰相李斯请去做客。在韩非子的座位上放了一本书,韩非子没有直接拿起来看,而是先看了一下书的封面,然后才拿起来阅读。李斯对此感到很奇怪,问韩非子为什么要先看封面。韩非子回答说:“我先看封面是为了识别这本书的内容和作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知识。”从此,人们就使用“识取”这个成语来形容辨别出并取得某种东西或某种信息的过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本书店中,拿起一本书,先看封面上的标题和作者,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
详细解释
识取是指辨别出并取得某种东西或某种信息。它强调了在获取过程中需要有识别的能力和行动。识取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0)
诗文中出现“识取”的诗词

临江仙

冬看山林萧疏净,春来地润花浓。

少年衰老与山同。世间争名利,富贵与贫穷。

荣贵非干长生药,清闲是不死门风。

劝君识取主人公。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

(0)

寄二子

大儿新作鹤林游,仲子经年戍吉州。

日日望书常至暮,时时入梦却添愁。

得官本自轻齐虏,对景宁当似楚囚。

识取乃翁行履处,一生任运笑人谋。

(0)

乐道歌

修道道无可修,问法法无可问。

违人不了色空,智者本无违顺。

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

不要广学多闻,不要辩才聪隽。

识取自家城郭,莫谩游他州郡。

烦恼即是菩提,净华生于泥粪。

若有人求问答,谁能共他讲论。

不知月之大小,不知岁之馀闰。

寅期用粥充饥,斋时更飧一顿。

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

心中了了总知,且作佯痴缚钝。

(0)

诗三百三首·其二八三

劝你休去来,莫恼他阎老。

失脚入三途,粉骨遭千捣。

长为地狱人,永隔今生道。

勉你信余言,识取衣中宝。

(0)

诗三百三首·其一六二

男儿大丈夫,作事莫莽卤。

劲挺铁石心,直取菩提路。

邪路不用行,行之枉辛苦。

不要求佛果,识取心王主。

(0)

十二时颂·其十一

夜半子,心住无生即生死。

生死何曾属有无,用时便用没文字。

祖师言,外边事,识取起时还不是。

作意搜求实没踪,生死魔来任相试。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