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鞭打。多指刑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繫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魏书·刑罚志》:“又验诸证信,事多疑似,犹不首实者,然后加以拷掠。”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王怒,命内知客鞫其事,二婢不胜拷掠,自诬云夫人使之纵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王大怒,将引礼官拷掠,欲以恐喝。”
- 基本含义
- 拷掠是指侵占、掠夺财物或权益。
- 详细解释
- 拷掠一词由“拷”和“掠”两个字组成。拷指用绳索捆绑,掠指抢夺。拷掠的含义是以暴力或欺诈手段抢夺他人的财物或权益。
- 使用场景
- 拷掠一词常用于描述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或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可以用来指责那些以欺骗、强迫等方式获取财物或权益的人。
- 故事起源
- 拷掠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在古代,拷打是一种常见的刑罚手段,用来惩罚犯罪行为。而掠夺则是一种战争时期常见的行为,指的是抢夺战利品或掠夺他人财物。因此,拷掠一词逐渐演变成了形容以暴力或欺诈手段抢夺他人财物或权益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拷掠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拷”和“掠”组成。
- 例句
- 1. 他用各种手段拷掠了别人的财产。2. 这家公司以欺诈手段拷掠了竞争对手的客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拷掠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坏人用绳子把别人拷起来,然后抢夺他的财物,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记住拷掠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拷掠一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来进一步了解其用法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用欺骗的方法拷掠了小红的零食。2. 初中生:这个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拷掠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3. 高中生:他利用职务之便拷掠了公款。4. 大学生:这个政府官员被指控拷掠国家财产。5. 成人:这个公司通过虚假宣传拷掠了消费者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