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猛禽,指鹰。《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宗法师 ﹞以为宅生者缘,业空则缘废;存躯者惑,理胜则惑亡,遂欲捨百龄於中身,殉肌肤於猛鷙。” 李周翰 注:“猛鷙,鹰也。”
(2).凶猛;勇猛。《明史·奸臣传·温体仁》:“为人外曲谨而中猛鷙,机深刺骨。”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 大纲 恃其猛鷙,屡犯官军。”《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观察 吴 募 闽 粤 流民作壮勇,以为猛鷙可用,日须军餉倍常额,及事稍紓革去,乃思为变。” 茅盾 《“……有背于中国人现在为人的道德”》:“ 鲁迅 先生今天而尚在人世的话,将以最猛鸷的笔墨来攻讨这些无耻之徒。”
- 基本含义
- 形容动物凶猛、威武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的勇猛。
- 详细解释
- 猛鸷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猛指凶猛、威武,鸷指猛禽,如鹰、鹫等。猛鸷一词形容动物或人具有凶猛、威武的特点。在成语中,猛鸷通常用来形容动物的形态、气势,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勇猛、激烈等。
- 使用场景
- 猛鸷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动物的凶猛、威武,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勇猛、激烈。在描述一场激烈的战斗或比赛时,可以使用猛鸷来形容其中一方的表现。此外,猛鸷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气势或行为,表达出强烈、有力的意味。
- 故事起源
- 成语“猛鸷”源于《庄子·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的一篇哲学文章,其中提到了猛鸷一词。文章中描述了一只猛鸷的鸟飞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只猛鸷鸟展翅高飞,气势凌厉,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后来,人们用猛鸷来形容凶猛、威武的动物或人。
- 词语结构
- 猛鸷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 例句
- 1. 这只老虎猛鸷的眼神让人不敢直视。2. 他的攻击犀利而猛鸷,让对手无法招架。
- 记忆技巧
- 记忆猛鸷这个成语可以使用以下技巧:1. 关联动物形象:将猛鸷与凶猛的动物形象联系起来,如鹰或老虎。想象这些动物展翅高飞或威武的样子,来帮助记忆猛鸷的含义。
- 2. 创造故事情景
- 想象一场激烈的战斗或比赛,其中一方展现出猛鸷的气势和行为。将这个情景与猛鸷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猛鸷相关的成语,如“猛虎下山”、“鸷鸟先飞”等。这些成语都与动物形象有关,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猛鸷一样勇敢面对困难。2. 初中生:篮球比赛中,他像猛鸷一样冲向对手篮下得分。3. 高中生:他的演讲慷慨激昂,犀利而猛鸷,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