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摄相的词语解释
摄相的意思
拼音:shè xiāng    注音:ㄕㄜˋ ㄒㄧㄤ
使用场景
摄相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学习和吸取经验的过程。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某个事物或某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例句
1. 他善于摄相,对于绘画有着独特的见解。2. 这本书通过摄相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
基本含义
指摄取事物的形象或特点。
基本解释

代理宰相。《荀子·宥坐》:“ 孔子 为 鲁 摄相,朝七日而诛 少正卯 。”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围成公至自围成筑蛇渊囿》:“至于 孔子 摄相,然后 费郈 继堕,公室可为之兆,已见于此。”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摄相相关的成语,如“摄影”、“摄取”等,以扩展对摄相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喜欢摄相,他经常用相机记录身边的美景。2. 小学生:我喜欢摄相,因为通过观察和拍摄,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3. 初中生:学习是一种摄相的过程,我们要通过观察和吸取知识的形象和特点。4. 高中生:他对文学研究很深入,可以说他对文学的摄相能力非常强。5. 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摄相的方式,深入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和特点。
故事起源
摄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摄影技术。在古代,摄影技术尚未发展,人们通过其他方式来记录事物的形象。摄相这个成语的意义来源于这种古代的摄影方式,表示通过观察、吸取事物的形象或特点。
记忆技巧
可以将摄相成语与摄影技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通过观察和吸取事物的形象或特点,就像摄影师通过相机记录事物的形象一样。
词语结构
Verb + Noun
详细解释
摄相是由“摄”和“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摄,指摄取、获取;相,指形象、特点。摄相的基本含义是指摄取事物的形象或特点。它常用来形容人们观察和吸取事物的特点或经验。
(0)
诗文中出现“摄相”的诗词

观音大士赞

一切音声相,是人听以耳。

我圜通大士,唯以眼而听。

非特以眼听,六根互为用。

当其互用时,根境不相杂。

譬如帝珠网,交光相融摄。

即此融摄相,各各住自位。

以此三昧力,普施于一切。

俾不离声色,透出声色海。

眼处若闻声,耳处得解脱。

共證十方空,同名观自在。

我作如是赞,定招妄语罪。

既招妄语罪,画者亦是妄。

画者既是妄,此相非真实。

于非真实处,此相常现前。

应作如是观,是真法供养。

(0)

摄相

惜无百里地封君,摄相区区道屡伸。

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

方令鲁国知王法,自此齐侯畏圣人。

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

(0)

青州府学窃感圣人闻韶之事

鲁叟㫺在齐,君臣岂知敬。

何期万世后,王礼祀元圣。

元圣去我邈,韶音已闻听。

厚味谅可忘,至乐诚无竟。

君哉虞舜氏,道德一何盛。

作乐化天下,百王莫能竞。

于心得真契,无位斯有命。

从容摄相间,暂使礼乐正。

去鲁因馈女,适卫还击罄。

徒怀经济具,可奈兄弟政。

文王虽既殁,周公当复梦。

不见凤鸟来,巳矣何所伤。

六经垂训明,雒雒峨宫墙。

瞻仰愿没齿,庶以希颜生。

(0)

挽毅斋郑观文二首·其一

嘉定名尤重,端平眷最浓。

子虽曾摄相,公自要明农。

尚意宣麻拜,俄惊斩板封。

白头西府掾,无复奉从容。

(0)

挽毅斋郑观文二首

嘉定名尤重,端平眷最浓。
子虽曾摄相,公自要明农。
尚意宣麻拜,俄惊斩板封。
白头西府掾,无复奉从容。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