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生丝和麻。《书·禹贡》:“岱畎丝枲,鈆松怪石。” 孔颖达 疏:“枲,麻也。” 汉 陆贾 《新语·道基》:“种桑麻,致丝枲,以蔽形体。”
(2).指缫丝绩麻之事。《周礼·天官·内宰》“以妇职之法教九御,使各有属,以作二事”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二事谓丝枲之事。” 宋 陈亮 《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外事诗书,内事丝枲。” 明 宋濂 《刘母贤行诗序》:“家素贫,逮处士卒,贫益甚。治丝枲自给,衣仅蔽身,日唯一食,艰瘁不可言,处之恒裕如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谈举止谨慎小心,像丝线一样细腻。
- 详细解释
- 丝枲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丝”指的是丝线,表示细腻、柔软;“枲”指的是柔软的线,表示精细、细致。合在一起,表示人的言谈举止谨慎小心,像丝线一样细腻。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中非常细心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马虎。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儿郎的人,他非常注重修养和礼貌。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很有声望的长者,长者非常欣赏儿郎的风度和修养,就对他说:“你的言谈举止就像丝线一样细腻,真是难得。”后来人们就用“丝枲”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谨慎小心。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举止谨慎小心,像丝枲一样细腻。2. 她说话的声音很轻柔,丝枲般细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丝枲”这个成语与丝线相联想,想象一个人的举止和言谈就像细腻的丝线一样。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细腻、谨慎相关的成语,如“小心翼翼”、“言之谨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像丝枲一样细心完成作业。2. 初中生:考试时,要像丝枲一样仔细检查答案,避免出错。3. 高中生:在面试时,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要像丝枲一样细腻。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要对每一个细节都要丝枲般细致,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