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在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史记·高祖本纪》:“及 孝惠 五年,思 高祖 之悲乐 沛 ,以 沛宫 为 高祖 原庙。” 裴骃 集解:“谓‘原’者,再也。先既已立庙,今又再立,故谓之原庙。” 唐 唐彦谦 《长陵》诗:“ 丰 上旧居无故里, 沛 中原庙对荒丘。”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庙在郡国亦名原庙》:“﹝ 汉惠帝 ﹞乃詔有司立原庙,原庙之名始此。原者,如原蚕之原,既有大庙,又有此庙,是取‘重’、‘再’为义也。” 清 吴伟业 《钟山》诗:“金棺移塔思原庙,玉匣藏衣记奉常。”
- 基本含义
- 指祖庙、始祖庙,也可指古代帝王的祖庙。
- 详细解释
- 原庙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九年》中,原指祖庙或始祖庙。后来,也用来指古代帝王的祖庙。成语“原庙”常用来比喻某个地方或某个机构的创始地或根本。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某个地方或机构的起源地或根本所在,也可用于形容某个事物的核心或基础。
-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迁。成语“原庙”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九年》中,原文是:“晋侯之庙,曰原庙。”这句话是在描述晋国的祖庙,后来这个词汇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某个地方或机构的起源地或根本。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这座城市的原庙位于市中心,是我们的文化根基。2. 这个学校的原庙在乡村,后来迁移到城市。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元始天尊庙”,将“原庙”与“元始天尊庙”进行关联,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祭祀文化和宗族制度,了解祖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原庙在校园的正中央。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原庙是我们文化的根基,我们应该珍惜它。3. 高中生:学习历史,了解一个国家的原庙是很重要的。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公司的原庙在创始人的家乡,他从小就立志要将公司发展成全球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