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徵徭的词语解释
徵徭的意思
拼音:zhēng yāng    繁体字:徵驗    
使用场景
徵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战争时期政府征召士兵、征募志愿者或者征收人民的劳役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任何需要大量人力的情况。
例句
1. 在战争期间,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徵徭,以增加军队的人数。2. 为了修建水利工程,政府徵徭了大量的农民劳力。
基本含义
指征召、征募士兵或征收人民的劳役。
基本解释

赋税和徭役。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边地勤输輓,徵徭念践更。”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时期的徵兵制度,以及徵役在社会中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政府为了保卫国家,进行了徵徭,征募了很多士兵。2. 初中生:在古代战争时期,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徵徭,征收了人民的劳役。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政府通过徵徭的方式,增加了军队的人数,以应对外敌的入侵。
故事起源
徵徭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战争时期。在那个时候,国家需要大量的士兵来保卫国家或进攻敌人。政府通常会通过徵召、征募的方式来招募士兵。同时,为了满足战争时期的需要,政府也会征收人民的劳役,让他们为国家做出贡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征”和“役”两个字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征意味着征召、征募,役表示劳役,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徵徭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徵徭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形式上是“徵”在前,“徭”在后。
详细解释
徵徭是一个古代汉字成语,由“徵”和“徭”两个字组成。徵指征召、征募;徭指征收、征役。徵徭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政府或军队征召或征募士兵,或者征收人民的劳役。
(0)
诗文中出现“徵徭”的诗词

老农叹.有引

道旁老农植杖歔,向人欲语气踌躇。

自言胼胝三十载,频岁家无担石储。

旧时八口依耒耜,男田女馌列编闾。

十年兵火无耕地,几处村烟失故居。

幼儿弃去长充役,徵徭备糗刻难徐。

独留零丁乾骨髓,忍死犹恋旧犁锄。

去冬将牛贷邻种,春来代畜勉终畬。

酒肉三时无童饷,黍鸡昨夜接来胥。

已知新税当黾急,更道前逋不少纾。

晨兴疾步驱前陌,计亩输公粒无馀。

自怜筋力今疲竭,将来片土究为墟。

闻说九重哀蔀屋,胡然三尺重徵糈。

又传明诏多蠲恤,云何督责今如初。

以兹吞声仍久立,含酸一讯北来车。

(0)

入罗滂水

井邑新安集,闾阎杂汉徭。

火耕春伐木,山猎夜归樵。

潮响蛮溪合,林光瘴峒消。

直须勤抚字,慎勿困徵徭

(0)

题近人所作「桃源问答游叙文」后

传说桃源时避秦,千年一到武陵人。

鸡犬鲜逢山外物,桑麻未识世间春。

兵燹徵徭是何事,问津逝者葛天民。

源里遗民纷纷说,秦时苛政如火热。

六国子孙多系累,天下儒生半坑杀。

男儿负剑到长城,妇女纫针入南越。

我闻斯语犹未终,秦民怒发冲冠中。

秦时纲纪虽近暴,惨惨犹存华夏风。

百年礼乐未崩坏,三代车书尚遵同。

以暴衡暴祇百一,秦罪已是邱山崇。

岂似我今□化外,非法横施来自郐。

刀锯日日供牺牲,鞭扑朝朝催课最。

无丝、无苗亦税科,有丁、有户皆头会。

俎豆古风弃弁髦,衣服新制留蛮襘。

神山千里尽沦胥,文物一朝随芜秽。

穷奇食人口有牙,蚩尤为兽翅生背。

相逢不作同等看,胡髡越裸丑周冠。

颠倒天行无历纪,邱虚郡县有戈干。

饥饿夷、齐失薇蕨,艰难黄绮在商山。

秦时容得桃源在,桃源经今亦迁改。

忽荒净土与仙津,阨窄五洲兼四海。

秦人今更去遥遥,惆怅渔郎不相待!

(0)

登海潮岩

岧峣石室倚沧溟,渐上秋山兴渐增。

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

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

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閒日不妨登。

(0)

日本游士索诗即赠

波急云昏大海滨,徵徭已遍武陵津。

故山人物沦欧、美,此地桑麻记晋、秦。

三岛谁登君子国?一身独作葛天民。

赤间关路休归去,恐与时趋隔两尘!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