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讫功的词语解释
讫功的意思
拼音:qì gōng    注音:ㄑㄧˋ ㄍㄨㄙ
使用场景
讫功一词通常用于表达某项工作、任务或计划即将完成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的努力和成就,也可以用来形容团队或组织的努力和成果。
例句
1. 他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可谓讫功。2. 随着比赛的结束,他们以出色的表现讫功。3. 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讫功。
基本含义
指事情即将完成或结束。
基本解释

亦作“ 讫工 ”。完工;竣事。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 愈 曰:‘子其为我记之。’”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年甘雨应时,秋稼极盛,元黄亘野,十分才收一二,尽力刈穫,月半犹未讫功。” 元 姚燧 《崇恩福元寺碑》:“陟遐之日,有未迄工。” 清 汪琬 《尧峰山庄记》:“閲四旬,糜白金几如屋直之数,而始讫工。”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成就和完成相关的成语,如“告成”、“功成名就”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讫功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努力学习,期末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真是讫功啊!2. 初中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科学实验,讫功了!3. 高中生:参加了一年的志愿者活动,帮助了很多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讫功。4. 大学生:我终于毕业了,完成了四年的学业,这是我大学生涯的讫功。5. 成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终于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是我事业的讫功。
故事起源
讫功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原指古代乐舞的结尾部分。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其他事物的结束或完成。讫功一词的使用源于古代人们对工作或事情的完成的关注和重视。
记忆技巧
可以将“讫功”与“起功”进行对比记忆。起功表示开始努力,而讫功则表示努力的结束和成果。通过对比记忆这两个词语,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讫功的含义。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其中,“讫”为动词,“功”为宾语。
详细解释
讫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讫”意为结束,完成,而“功”意为功绩。讫功一词表示某项工作或事情即将完成或结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0)
诗文中出现“讫功”的诗词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馀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河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0)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